日常飼養熱帶魚的誤區
日常飼養熱帶魚的誤區
錯誤1:

隨便配藥給魚治病。
在用藥給魚治病過程中,一些藥物的配合使用很有可能導致失效,甚至使魚中毒,後果非常嚴重。注意福爾馬林,有腐蝕性和毒性,生石灰不宜與漂白粉、魚康、魚安、鈣、鎂、重金屬鹽、有機絡合物等混用。
錯誤2:魚缸位置擺放不合理。
不是造成一天內溫差變化較大,就是造成魚缸內遍布青苔,晝夜溶氧變化較大。一般來說應該放在光線較充足,但陽光不能直射的地方,可以配合燈光欣賞。
在操作的過程中不注意小心、輕緩、穩重,突然開燈或突然關燈,敲打缸壁造成熱帶魚驚慌失措,甚至撞缸。
錯誤3:家用噴霧殺蟲劑是飼養魚魚的一大禁忌。
因為這些殺蟲劑中都含有對魚蝦有劇毒的菊酯類成份。所以不能因為這個把我們心愛的熱帶魚都毒死了。尤其是飼料,一定要擰緊瓶蓋,不能沾染這些東西。
錯誤4:喂食和水質的控制。
喂食全憑個人喜好,飽一頓,餓幾天,不是營養不良同一種群有大有小,就是魚兒由於吃不飽而相互撕咬,染上其它疾病。水質一定要穩定,對於比較嬌貴的品種應減少大換水,增加日常兌水的次數。
錯誤5:魚龍混雜,混養。
混養時不注意混養品種的屬性和個體差異,結果就是亂哄哄的一片,不同屬性的熱帶魚不能共生,肉食性的熱帶魚欺負甚至吃掉草食性的熱帶魚。
回來後統統放在一起飼養,難免會遇到爭斗、打架、撕咬、吞食的情況。還有一些進食猛的魚類會爭搶進食弱的魚類,造成食材分配不均,最後影響魚的生長。
飼養熱帶魚的注意事項
1、水溫一定要控制好,一般在28度上下,可加減兩度。水族箱中采用電熱管加溫,將可自動調溫的電熱管全部放進水里面,將其吸附在缸壁后再接通電源。要恒溫,不要忽冷忽熱,熱帶魚會因溫差過大死亡。
2、一般情況買回來魚缸開缸用一周,就是不放魚,讓水循環一周。有水草的話,一周之后就可以放小蝦類,養個一周,再放魚,放綠苔、螺,逐漸形成生物圈。

首次飼養熱帶魚的幾個誤區
喂養熱帶魚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很多初次喂養的花高價買了熱帶魚回家喂養,過不了多久就發現魚翻起了白肚皮;還有不少人把魚缸擺在陽光下直曬,可魚兒還是容易死亡,到底怎么養才合適?以下是喂養熱帶魚最常見的誤區。
誤區1:
不能用自來水
很多人認為,飼養熱帶魚不能用自來水,其實這并不正確。因為自來水基本上屬于中性水,其硬度、酸堿度都符合飼養熱帶魚的要求。但是,用自來水飼養熱帶魚時,必須除掉其中的氯氣。可用晾曬法、化學法。
誤區2:換水必須一次性換完
給熱帶魚換水分為部分換水和全部換水。部分換水又叫“兌水”,就是從魚缸中抽出多少水就應補充多少同量、同溫經過晾曬或化學除氯的新水,兌水不需要將魚和水草等從缸中撈出,一般兌水多少以每次不超過魚缸總水量的四分之一為宜。兌水的次數,秋冬季每周1~2次,春夏季每周2~3次。
誤區3:水溫越高越好
熱帶魚對溫度極為敏感,溫度不適宜,它們很快就會死亡。熱帶魚生活的水溫應以20~30℃為宜。但不同種類的熱帶魚,對水溫的要求是有差異的:劍尾魚、孔雀魚生活在10℃左右的低溫,七彩神仙魚、虎皮魚等在低于18℃時便會死亡。
控制水溫可采用:將魚缸放在朝陽的房間里,讓魚接受陽光來增加水溫;或利用電熱棒、暖氣等進行人工加溫。
誤區4:喂食越多越好
投入過量餌料會使水質敗壞而引起魚死亡。一般飼料每天上午9點到10點、下午4點到5點喂兩次較合適。投餌要有固定的位置,這樣魚集中攝食可減少浪費;餌料一定要新鮮無腐敗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