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觀賞魚對水質有哪些要求
海水觀賞魚對水質有哪些要求
海水觀賞魚對于水質有很高的要求,特別是關于水中的酸堿度、氨和亞硝酸鹽等等,那么具體的海水觀賞魚對水質有哪些要求,下面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吧!

海水觀賞魚所處的環境與淡水觀賞魚不同,首先是飼養水的溫度,必須與天然海水的水溫相等或相近,要求比淡水觀賞魚的水溫高,所以飼養海水魚的水族箱中的水溫,一般需控制在27℃~28℃,若水溫高于30℃或低于25℃,就不利于海水觀賞魚的生長,甚至會使魚患上各種魚病。其次,對水的密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在正常溫度下,水的相對密度宜控制在1.022~1.023(可通過液體密度計進行檢測)。此外,水族箱的飼養水,還需有適當的含鹽度,方能適合于海水觀賞魚的生長與生存。
海水觀賞魚對水酸堿度的要求也比較高。海水的堿性較強,一般pH值都在8.0~8.5。當水的pH值超過8.5或低于8.0時,就應及時加以調整。海水觀賞魚的飼養水,其硬度要求也與淡水魚有很大差別,淡水魚多喜歡軟性水質,水的硬度在3~
4,天然海水的硬度較高,應維持在7~8。在水族箱中,海水的硬度應控制在7~
9,海水的硬度若下降至5~6時,即應及時調整。
對海水中氨和亞硝酸鹽的控制也是值得注意的,氨和亞硝酸鹽是有害的化學物質,如果水中亞硝酸鹽的含量超過0.5毫克/升時,海水魚的生命就會受到嚴重威脅。因此,水族箱中海水的亞硝酸鹽的含量應控制在0.5毫克/升以下,有條件的飼養單位,還需置備生物過濾系統,以便將海水中所含的有害物質氨和亞硝酸鹽轉化為無害物質。但對于少量飼養的飼養者來說,只好想其他辦法來降低氨和亞硝酸鹽的毒性了。
由于海水觀賞魚是生活在流動的活水中的,習慣在海水潮起潮落的環境中經受水流的沖擊,所以在水族箱中飼養海水觀賞魚,應設法使水族箱中的水也能作些流動甚至是比較湍急的流動。有條件的養殖場,都要置辦兩臺潛水泵來反復運轉,使水族箱中的水能處于循環流動的狀態中,而且水流動的方向還需每隔幾個小時變換1次。當然,條件不夠的飼養者,也只好另想其他辦法了。
水族箱的海水中,還需要有一定的含鐵量。海水中的含鐵量以維持在0.01~0.1毫克/升為好,如海水中含鐵量過低,水族箱中的水草及無脊椎動物的體色就會變淡,當含鐵量低于0.01毫克/升時,應及時補充液態鐵,以保持無脊椎動物的正常生長和海水水質的穩定。
導致龍魚斷尾的原因有哪些
以下幾種情況均可能造成龍魚斷尾:
1、飼養空間過于狹小;

2、龍魚受到驚嚇;
3、龍魚在混養過程中遭到壓制;
4、飼喂方式不當;
5、魚缸出水口設計不當等。
魚池增氧方法有哪些
1、增氧設備:
魚池增氧最常用的方法還是用增氧設備,也就是氧氣泵。相較于其它的方式,它的增氧更加直接有效,所以也更受歡迎。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根據魚池的面積選擇合適的設備,否則充氧的效果就會變得不理想。
2、循環流水:自然界中的水沒有氧氣泵,一樣可以養活魚,這是因為水體在流動的過程中,能夠將部分氧氣帶入到水中。當然,通過注入新水也能起到類似的效果,通過水體交換帶來到大量的氧氣。
3、水生植物:植物是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而光合作用可以釋放氧氣,從而起到增氧的效果。除了培養水生植物,藻類也很不錯,這需要定期往魚池中倒入微生物菌液,從而改良水質,同時促進藻類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