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水養魚怎么處理水
ID:4771092025-03-23關注人數:3240
井水養魚怎么處理水
井水取自地下,也就是地下水。這樣的水整體來說溫度較低,通過暴曬的方式可以適當升溫,讓它的溫度和環境溫度一致,這樣的水溫才適宜魚類的存活。另外暴曬還能除掉里面的部分雜質,讓水體變得更加清澈。

在晾曬的同時,可以用軟水樹脂等吸附力比較強的物質,將其投入水中就可以將離子吸走,從而降低水體的硬度。經過這些調整后,把井水倒入魚缸,靜待兩到三天左右。經過等待后,先向缸中放置幾條闖缸魚。如果沒有什么問題,就可以養殖我們的觀賞魚了。
在井水養魚需要注意些什么
井水不可以直接拿來養魚,因為井水的溫度一般比較低,所以最好在養魚前,將溫度調到和魚缸溫度一致,不然很可能使魚受到刺激。
井水中含氧量比較低,在用井水養魚的時候,還需要進行爆氧,能有效的增加井水中的含氧量,可以避免魚出現缺氧窒息的現象。

井水的硬度也比較大,在養魚前最好將水放在陽光下暴曬2~3天的時間,能使井水的硬度降低,并有利于水中浮游生物的生長。
井水養魚有哪些壞處
1、硬度較高:
井水由于是在地下,所以水中的鈣離子和鎂離子含量比較高,所以水體的硬度比較大,這樣的水不適合直接養魚,一般要用軟水樹脂等方式來降低它的硬度,或者燒開后放涼來讓雜質沉淀出來。
2、溫度較低:地表水本身的溫度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所以不會特別的冷,但井水就不一樣了,剛打出來的水溫度比較低,這樣的水溫和正常養魚的水溫有差異,所以需要放置一下,讓它逐漸和環境溫度一致。
3、溶氧不足:地下水的溶氧都不高,尤其是通過加熱來降低硬度之后,水中的氧氣也會揮發掉,因此最好用氧氣泵來給它爆氧,提高水體的溶氧,這樣的水才能用來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