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水霉病如何治療
觀賞魚水霉病如何治療
觀賞魚在養殖的過程中會因為護理不當,而導致感染一系列的疾病,今天我們說到的就是觀賞魚的水霉病,如果你家中的觀賞魚初犯水霉病,養殖者是肉眼辨別不了的,一般只有到病情有所嚴重時,才會看到水霉病的癥狀,我們要做的就是防范于未然。

水霉病俗稱白毛病、膚霉病。該病初發即病菌剛寄生魚體不久時,肉眼一般難以看出病魚異樣,而當肉眼能看到時,病菌絲已侵入魚機體內或卵膜內,大量繁殖向內外生長,成為灰白色的舊棉絮狀物覆于病魚體表,并分泌酵素分解魚組織,使魚卵胚胎發育中止;使病魚患處肌肉腐爛,行動遲緩,食欲減退而死亡,給養殖生產帶來較大經濟損失。
一、水霉病病原體
水霉屬、綿霉屬等水生霉菌。
二、水霉病癥狀和病變
魚剛染上病時看不出什么癥狀。
一旦發現魚體長“白毛”時,菌絲已侵入魚體傷口,蔓延到肌肉組織間隙之中。
隨著病情發展,患處肌肉腐爛,食欲減退,最終死亡。
這種疾病在一年四季內都可發生。
為了防止水霉病的發生,除應注意操作時盡量防止損傷魚體和被寄生蟲咬傷之外,還可以在水中放入少量食鹽,以抑制水霉病的發生。
魚體長出“白毛”,呈灰白色,菌絲與傷口的細胞組織纏繞粘附,使組織壞死。
同時病魚食欲減退,最后死亡。
三、觀賞魚水霉病治療方法
1、用食鹽250克加小蘇打250克混合液潑灑于100厘米×55厘米×45厘米的魚缸,堅持數次,效果顯著。
2、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綠0.3克或次甲基藍,浸洗魚體10-20分鐘,數日后可見菌絲脫落。1.2%-3%的鹽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鐘。
3、特效藥百萬分之一至二的孔雀石綠溶液每天浸洗20-30分鐘。
4、百萬分之二的高錳酸鉀加上1%的鹽水混合后將病魚浸泡20-30分鐘。
5、提高水溫以抑制水霉的生長。并且可用一盞15瓦的紫外線燈每日照射數小時可有效的抑制和消滅水霉菌。
此病一般發生在20℃以下的低水溫環境,在早春、晚冬最容易流行。水霉菌對寄主無嚴格選擇性,各種養殖魚類從魚卵到成魚均容易被感染。密養越冬池中的魚類、春季清瘦水體的魚類或處于饑餓狀態下的魚類最易患水霉病。春季投放魚種時,如果操作不當也會引起水霉病的暴發。
防治水霉病以消毒為主。
可以選擇一些較溫和的消毒劑給水體消毒,投放一些沉水性的顆粒底改劑,再使用些殺水霉菌的藥物。
具體方法是:
魚類入池操作過程中要盡量仔細,勿使魚體受傷。
入池前用3%~5%的食鹽水溶液浸泡魚種8~10分鐘。
避免在水溫15℃以下的條件下處理養殖魚類,以免魚體凍傷或擦傷。
若發現魚類已感染水霉病,可把食鹽和小蘇打按照3:
1的比例混合,以1毫克/升的濃度全池潑灑;情況較嚴重的適當增加用量。
受傷親魚可用4%磺酒涂抹患部;魚卵可用4%福爾馬林浸洗2~3分鐘。
水霉病是觀賞魚比較常見的疾病,一般多發于春天,所以在這個季節我們要特別的注意,觀賞魚不管感染任何疾病,和水質、衛生是脫不了干系的,所以我們在治療觀賞魚水霉病的同時,一定不能忽略對觀賞魚日常的護理。
龍魚水霉病怎么處理
水霉病是水生魚類的真菌病,常感染體表受傷組織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狀的覆蓋物,又稱覆棉病或水棉病。又稱膚霉病或白毛病,引起這種病的病原體已經發現有十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水霉和綿霉。
本病在水溫較低的時候容易發病,所以提高水溫至30-32度(非熱帶魚水溫在25攝氏度以上即可),加入殺菌鹽1-3G/

L,傷口可以涂抹10%的聚維酮碘,每天一次。
1、病魚數量少可局部操作的話,可以用含碘消毒劑浸泡,如濃度為20mg/L聚維酮碘溶液,或2mg/L的高錳酸鉀混合1%的鹽水浸泡病魚20~30分鐘。
2、或用800mg/L的食鹽與小蘇打合劑(1:
1)全池潑灑;3.可使用市面上常見其他的防治水霉病魚藥。
七彩神仙魚水霉病怎么治療
如果是前期癥狀比較輕的時候,飼養者可以先換水,再將水溫提升到30℃,然后在魚缸內加入2%的粗鹽或海鹽,最后打開氧氣泵,保持魚缸內氧氣充足。通常操作到這個步驟后,癥狀較輕的水霉病就會恢復。
如果是癥狀比較嚴重,七彩神仙魚身體上已經布滿白色的絮狀物,飼養者就需要用甲基藍或高錳酸鉀溶液進行藥浴,每天藥浴1次,每次10-20分鐘,大概3-5天就會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