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金魚怎么養才不會死
夏天金魚怎么養才不會死
夏天氣溫比較高,水溫也會變高,如果是在室外養殖的金魚,需要在魚池上方加蓋遮陽板。這樣可以避免金魚出現燙尾病。

還要打開氧氣和循環過濾器,因為水溫太高會加速水質惡化,而且高溫還會導致水中的溶氧量減少。如果不長時間打開氧氣和過濾器,金魚很有可能會因為缺氧或感染細菌而死亡。
除此之外,飼養者還要提高喂食的頻率,因為水溫較高時,金魚的食欲也會提升,飼養者需要給它們充足的食物,才能保證它們可以更好的發育。喂食結束后,飼養者還需要將食物殘渣撈出,避免食物腐敗污染水質。
招財魚為什么會死
1、白點病
病原體為小瓜蟲,熱帶魚在一年四季都可感染,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癥狀和病變
患病初期,胸鰭、背鰭、尾鰭和體表皮膚均有白點狀散布,病魚雖照常覓食,但常聚集在魚缸的角上互相擠擦。幾天后白點布滿全身,病魚常呆滯狀浮在水面,嚴重的全身似灑滿白粉,多在春、秋和梅雨季節發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溫、活餌的尾部下容易流行。此病傳染速度很快,如不及時治療會二次感染合并水霉病及細菌感染,嚴重時,藥物無效,會大批死亡。要及早治療。
治療方法
A、提高水溫至28攝氏度,數天后小瓜蟲破裂脫落。這時更換新水,保持水溫,病魚基本上會痊愈。
B、選用0.05%~0.07%濃度的紅汞溶液,水魚病魚5~15分鐘,持續2~3天,效果良好。
C、“尿磚”,將新磚在尿液中浸泡24小時,晾干后放入病魚的水族相中,數日后就能見效。
2、水霉病
又叫白毛病,病原體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魚體的傷口和魚卵上,是較常見的魚病。病因主要是魚體受傷,鱗片脫落等,導致病菌侵入傷口,病因:
在捕撈、運輸時魚體受到外傷或寄生蟲使魚的皮膚受傷后被霉菌孢子侵入從而感染。
病原體:水霉屬、綿霉屬等水生霉菌。
癥狀和病變
魚剛染上病時看不出什么癥狀。一旦發現魚體長“白毛”時,菌絲已侵入魚體傷口,蔓延到肌肉組織間隙之中。隨著病情發展,患處肌肉腐爛,食欲減退,最終死亡。這種疾病在一年四季內都可發生。為了防止水霉病的發生,除應注意工作時盡量防止損傷魚體和被寄生蟲咬傷之外,還可以在水中放入少量食鹽,以抑制水霉病的發生。魚體長出“白毛”,呈灰白色,菌絲與傷口的細胞組織纏繞粘附,使組織壞死。同時病魚食欲減退,最后死亡。
治療方法
A、用食鹽250克加小蘇打250克混合液潑灑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魚缸,堅持數次,效果顯著。
B、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綠0.3克或次甲基藍,浸洗魚體10~20分鐘,數日后可見菌絲脫落。
1、2%-3%的鹽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鐘。
C、特效藥百萬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綠溶液每天浸洗20-30分鐘。
D、百萬分之二
(2ppm)的高錳酸鉀加上1%的鹽水混合后將招財魚病魚浸泡20-30分鐘。
E、提高水溫以抑制水霉的生長。并且可用一盞15瓦的紫外線燈每日照射數小時可有效的抑制和消滅水霉菌。
3.腮霉病
病原體:腮霉屬的真菌
癥狀:菌體的孢子散落水中時,碰上魚的腮部,便附著其上侵入組織生長。當發現魚表現為呼吸困難時。打開其腮部會發現菌絲。
治療方法:還是預防保持水質的清潔。抑制菌體的生長就可以避免此病的發生。
治療可以參照水霉病的治療這里不再羅嗦了。
4、爛鰓病
熱帶魚鰓部疾病有寄生蟲性爛鰓和細菌性爛鰓。死亡率較高。
癥狀和病變
1)指環蟲寄生:病魚鰓部明顯紅腫,鰓蓋張開,鰓失血。嚴重時停止進食,最終因呼吸受阻而死。
2)車輪蟲寄生:鰓部失血,嚴重時局部潰爛,呈灰黃色,鰓骨外露。停止進食,最終因呼吸受阻而死。
3)細菌性爛鰓:病魚鰓部潰爛,附有較多的白色粘液。嚴重時鰓絲被腐蝕成一個個圓形小洞,軟骨外露,最后窒息而死。魚腮充滿粘液,腮絲及腮蓋骨內表皮均有出血現象。腮絲會很快由紅變白,逐漸腐爛最后整個腮部全部腐爛魚兒也因此失去呼吸功能而死亡。
治療方法
A、對指環蟲寄生蟲類:
用晶體敵百蟲0.1~0.2克溶于10千克水中,浸泡招財魚病魚5~10分鐘。
B、對車輪蟲寄生蟲類:
用硫酸銅0.2克和硫酸亞鐵0.1克溶于10千克的水中,浸洗招財魚病魚5~10分鐘,多次用藥后可全愈。
5、爛嘴病
又稱棉口病或白嘴病。紅劍、黑瑪俐等易患此病。
癥狀:吻部長著一種棉花樣的菌絲,傳染力很強,死亡率高。在水質惡化的水族箱里最容易患此病?;疾r不僅嘴部,連鰓蓋都可見到棉花狀的菌絲。發病3-4天,整箱魚全部死亡。由于傳染力強,最好將水族箱、用具等徹底消毒。
治療方法
在缸中,每4公斤(4千克)水加入5一10萬單位水溶性青霉素。亦可用金霉素治療。需將水族箱進行消毒處理??捎?5%的甲醛溶液浸洗盛過病魚的缸和撈過病魚的魚網。
6、爛鰭病、爛尾?。阂蚣毦?、霉菌自傷口所引起的疾病。
多由飼水不良,水質長期渾濁,受新水刺激過多,或魚兒互相撕咬導致細菌感染。
癥狀:魚鰭變白,傷口分泌粘液,尾鰭與背鰭、腹鰭均有可能腐爛,并有血斑點產生。當病情惡化時,腐爛的鰭和尾會脫離魚體,嚴重時導致死亡。
治療方法
A,在100千克的水中放呋喃西林粉0.2克進行浸洗消毒,多次用藥后可緩解病情。
B,在100千克水中放痢特靈3~5片,浸洗病魚30分鐘。
C,在100千克水中放土霉素5~8片浸洗消毒,可預防感染此病。
7、腸炎
病原體為點狀產氣單孢桿菌,吃了不潔凈的食物或是吃的過飽、腸道飽脹、排泄受阻,導致細菌感染腸道引發腸炎。
癥狀
須細心觀察,病魚呆滯,停在魚缸角不動,體肌作短時間的抽搐,肛門紅腫重血,嚴重時潰瘍直至死亡。
治療方法
A,在80厘米X50厘米X40厘米的水族箱中,用0.2克呋喃西林粉或2片呋喃溶解在水中進行浸洗,用藥2~3次,效果很好。
B,在80厘米X50厘米X40厘米的水族箱中放慶大霉素2支,有一定效果。
C,在80厘米X50厘米X40厘米的水族箱中放紅霉素2片(或土霉素3~5片),有一定療效。內服主要是招財魚服康、磺胺胍、納克菌等藥浴的話就要用到呋喃西林、慶大霉素、土霉素、痢特靈等。內服藥必須溶解后混合到牛新漢堡或者是其它的混合餌料當中投喂。如果魚兒已經無法吃食的話,就只有藥浴了。也有肌肉注射慶大霉素和青霉素的,不過我想我們還是算了吧。
8、豎鱗病
有叫松鱗病,病原體為點裝極毛桿菌。多為頻繁換水所致,由于水不清潔,魚體被劃掉鱗片及水中公含少量氧氣,飼養水溫過高等情況下,常會引起此病,較難痊愈。魚的鱗由平覆魚體表變成象松球一樣一片一片的象外長開。鱗片的基部鱗囊水腫。在鱗片上輕輕一按,鱗片就會脫落。2-3天后病魚就會死亡。此病好像不具傳染性,多見于金魚、錦鯉、攀鱸科魚及卵胎生鳉科魚類,象瑪莉、月魚、孔雀等。每年春季較為流行,發病的魚看起來很恐怖,我到現在想起來頭皮就會發麻。而且也不好治療即便是治愈了觀賞價值也大打折扣。所以不如人道毀滅來的好一些。
癥狀
病魚體表腫脹,部分鱗片向外張開似松球,鱗片基部有水腫。此外,病魚還有爛鰭、鰭條基部出血等現象。嚴重時,殶魚常死亡。
治療方法
A、用1%鹽水與1%的小蘇打液混合,浸洗魚體10分鐘,多次用藥方可見效。
B、用呋喃西林粉0.1克加慶大霉素2支,并溶解在80厘米X50厘米X40厘米的水族箱中,長時間藥浴有一定療效,尤其是患病初期。
C、每40千克水加入0.5克氯霉素浸浴。
9、皮膚充血病
本病主要是由于光照不足,水質不良或過多新水刺激而因起。
癥狀
病魚體表皮膚出現大小不等的暗紅色斑塊,布滿兩側,食欲明顯減退,輕著影響觀賞,重者導致死亡。
治療方法
A,將呋喃西林粉0.2克加食鹽250克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魚10~20分鐘。
B,延長水族箱的光照時間。
C,用低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病魚10小時。
D,用食鹽水潑灑,一般100厘米X50厘米X35厘米的水族箱中放鹽50~100克。
10、外傷病
直接在外傷處涂紅藥水(不要涂在眼部),每天2次。
黑魚怎樣養不會死
黑魚的飲食非常注意,平時可以適量的給黑魚喂食小魚、小蝦、魚糧,保持營養均衡千萬不要給黑魚吃變質的食物,提高黑魚的抵抗力,防止黑魚死亡。
在養黑魚的時候,還要隔4~7天換一次水,每次需換掉三分之一的水,這樣才能使黑魚養不會死,如果全部換掉,會影響黑魚成長。
可以在水里安置過濾器、加溫棒等,保持水質,水溫也需要保持在28℃左右,這樣才能降低黑魚在水中死亡的幾率,對黑魚的成長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