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魚翻肚皮怎么辦
金魚翻肚皮怎么辦
金魚翻肚皮怎么辦,金魚是一種很漂亮的觀賞魚,有不少的養魚愛好者飼養金魚。

雖然金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是比較強的,但要注意保持水溫還有水質的穩定,特別是在冬天,水溫突變金魚是很容易生病的。
金魚翻肚皮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冬天疾病。
那金魚翻肚皮怎么辦呢?
金魚翻肚子有兩種解釋:
一種是說得了“魚鰾失調”病,病因是平時營養不足,體內脂肪少,魚體抗低溫能力降低,使魚鰾失去調節能力,引起位置感覺失常;另一種是說金魚在吞食水面的食物時將氣體吸入體內或喂食不當,對于身體肥短的魚,因為它們的內臟不自然地擠壓在一起,胃部又壓向“游水膀胱”上,使金魚失去平衡能力。
金魚得了這種病很難有機會恢復,所以在購買金魚時,應避免選購從上往下看,可看到魚的腹部超過了魚尾根部,背脊上弓明顯,有尾巴往背上長的感覺。
凡此種體形的金魚容易翻肚子到了冬季大都發病,需特別留神一下。
防治方法:
(1)在入冬前后,把種魚移入室內或暖房里飼養。
如在室外越冬,宜將缸埋入土中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晚上遮蓋防凍。
(2)
如果是側臥或沉底的金魚,可用面盆帶水把金魚撈起,再用小的縫衣針穿上不易腐爛的尼龍棉線,一端先穿上一塊瓶蓋大小的泡沫,然后在金魚背鰭的前面第
2、3
根紹條的基底部把縫衣針穿過去,打上2個結,扣牢在背鰭上,上面再把泡沫浮標固定。
固定后線的距離不要過長,因過長金魚仍然可以側在池(缸)底里。
也不要過短,過短金魚不能下到水的中層覓食或游動。
至于浮標固定的位置要看缸(池)中的水位深淺來決定。
總之,以金魚不可再沉底側臥,魚體又能下入中層水中覓食等為宜。
(3)如果是倒立或魚體上浮,腹部朝天者,可用有機玻璃扣子一粒,大小視金魚大小而定。
具體方法是:先把扣子用柔軟而不易腐爛的尼龍線固定,再用面盆把病魚帶水撈出來,一面把扣有扣子的2個線頭離扣子6-10厘米處打一個結,然后一個人把金魚捉住,另一個人很快地在齊結的地方把扣子扣掛在金魚的尾柄上。
這樣,金魚放入水中后,倒立的金魚因尾柄上有了重物就不易倒立了,而游動還是自由的。
但這里要說明一點,扣子不能太大、太重,否則金魚拖不動扣子,游動不便。
相反,扣子又不可太輕,因太輕了起不到下垂作用,金魚尾鰭仍要上浮或倒立。
金龍魚翻肚皮死了怎么辦
金龍魚翻肚皮但又沒死,可能因為缺氧或者水質不適宜導致的。飼養者此時需要將金龍魚放在氧氣充足的水中飼養,并往水中加鹽,增加透氧性。
金龍魚翻肚皮但又沒死,也可能因為患上了魚鰾失衡癥。飼養者需要將其用重物固定住,讓金龍魚身體保持平衡,并喂食藥物進行治療。

金龍魚翻肚皮但又沒死,還可能是因為水溫過低導致。飼養者需要將水溫控制在20℃~25℃,這個溫度區間是最適宜金龍魚生長發育的。
金魚翻肚皮但又沒死怎么辦
魚適應了新的環境后,在恢復體格后喂少量人工飼料,盡量使用片狀飼料。如果你想挽救它,你應該先把它弄直,然后準備一塊塑料泡沫來固定它,以防止它再次翻轉。平時預防最好控制魚的食物攝入量,避免溫度發生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