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魚有寄生蟲怎么辦
龍魚有寄生蟲怎么辦
1、立刻給它們換水,水量更換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是比較合適的。然后將病魚隔離,并對缸內進行殺菌消毒處理。

2、新換水中放入少量粗鹽,然后使用專門的殺蟲藥物進行藥浴治療,一次浸泡20分鐘、一天一次。這樣四五天的時間病魚就會恢復健康。
龍魚尾巴有白色寄生蟲
龍魚尾巴有白色寄生蟲,這個是因為它患了小瓜蟲病導致的,需要根據相應的方法來給它治療。
1、白點病的成因:

是由一種ICH的纖毛蟲所引起,該纖毛蟲在低溫時繁殖速度驚人,但在高溫下便會停止分裂或死亡。
2、白點病的癥狀:
病情嚴重的時候有如灑上白粉般,多分布于各鰭與皮膚上。魚只感染此病時,會不時摩擦缸內物品或缸璧,且食欲降低。嚴重時會導致患部腐爛,如蔓延至鰓部時,則會導致魚只窒息死亡。
3、治療方法:
方法一:
1、加溫2~3度、下1/100的粗鹽,并加強打氣。(升溫爆氧下鹽)
2、至水族館購買治白點病之藥品。
方法二:
小瓜蟲病——又稱白點??;防治方法:多采用小瓜蟲不耐高溫的弱點,提高水溫,再配備藥物治療,通常治愈率可達90%以上。若治療及時,治愈率可達100%。用百萬分之零點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綠和百萬分之二十五
(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處理,療效較好;也可用1%鹽水浸泡數天,或用百萬分之二
(2ppm)的甲基藍溶液,每天浸泡6小時;或用28~30℃的百萬分之二
(2ppm)的鹽酸奎寧藥液浸泡3~5天,或用百萬分之二
(2ppm)的硝酸亞汞藥液浸泡30分鐘;或用百萬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濃度的紅汞溶液浸泡5~15分鐘,或用百萬分之零點一至零點二(0.1~0.2ppm)的硝酸汞溶液潑灑,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方法三:龍魚得白點一般是水溫變化過大造成的,而龍魚對有機磷耐受度差,建議主人將水溫升到33度下1%的粗鹽,兩天后換水1/3在做一次,這樣是最安全的方法,如主人對福馬林有把握下0.5ppm也非常有效,一般是這樣做的。
飼養龍魚,需要注意的就是它的水質。
龍魚體外寄生蟲怎么治療
龍魚體外寄生蟲怎么治療,龍魚是一種很常見的觀賞魚,現在越來越多的養魚愛好者飼養龍魚,但有很多沒有飼養經驗的魚友不太會飼養,對于龍魚的一些常見的疾病沒有做好預防工作。
那龍魚體外寄生蟲怎么治療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龍魚的寄生蟲大多于喂食活餌時遭轉寄所引起,所以在日常的喂食中要注意對食物的殺菌及對殘骸的清理。
1.體外寄生蟲的種類:
龍魚的寄生蟲大多于喂食活餌時遭轉寄引起,常見的有魚虱、箭蟲。
(1)“魚虱”
屬甲殼類,約3~5㎜,肉眼可見,多寄生于魚體外,有扁平背甲及吸盤吸附體表。
口部為針狀用來吸取魚的體液,使龍魚體色失去光澤,并造成魚只不安而磨擦缸壁或底材。
(2)“箭蟲”又稱苗蟲,大多寄生于鰭部或魚體皮膚內,其頭部為多叉形,直接崁入魚體吸收魚體的營養。
長度約1㎝左右,被寄生的體表會有紅腫淤血而后潰爛的現象,并會造成魚兒急躁不安、磨擦缸壁、食欲不振的情形。
2.治療方法:
上述兩種寄生蟲可用人工麻醉拔除。
如果數量太多可用龍魚專用除蟲藥殺除,但除蟲藥功效類似農用殺蟲劑,龍魚對藥物又極為敏感,所以務必依規定量再減半使用!因曾聽聞劑量使用不當,龍魚中毒而死的案例。
另外要告知各位,魚虱成長有45~60天的周期性,成蟲生卵后不久即死亡,其卵又不怕藥,此時下藥主要是針對剛孵化的幼生。
而高濃度的鹽浴法是無法徹底根絕它們的,除非將比重提高到接近海水的濃度,但恐怕魚會比寄生蟲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