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飼養金魚常見疾病
日常飼養金魚常見疾病
一、白點病:

是由小瓜蟲侵入魚的皮膚或腮組織內所致,嚴重感染時,皮膚和鰭上有一個個小膿泡,表現為一粒粒小白點,故一般稱為白點病。
治療方法:可將病魚放在,每公斤水含1片50亳克呋喃西林,的溶液中浸洗1周,或用千萬分之一到干萬分之三的醋酸亞汞溶液,浸洗30分鐘。原來魚缸內的水應當徹底換掉。
二、爛鰓病:是由魚害粘球菌引起,病魚鰓絲腐爛,鰓蓋骨的內表皮往往充血。
治療方法:一般可用百萬分之一比例的漂白粉溶液,混合在魚缸的水中進行治療。
三、松鱗病:此病常在春季流行,表現為魚鱗松豎,體表粗糙。
治療方法:可用3%的食鹽水浸洗病魚10~15分鐘,或用2%的食鹽水與3%的小蘇打溶液,混合後浸洗病魚10分鐘。
四、白毛病丹:又稱水霉病,是由於魚體外傷或寄生蟲破壞皮膚,而被霉菌侵入引起的,初期不易察覺,待菌絲向外生長成,棉毛狀菌絲時才被注意。
治療方法:可用萬分之四的食鹽水和萬分之四的小蘇打水混合後浸洗病魚。
五、車輪蟲病:是由備種車輪蟲浸入皮膚、魚鰭、頭部、鰓瓣而引起的。車輪蟲常聚集在鰓的內緣或鰓絲的縫隙里,破壞鰓組織,嚴重時可使鰓組織腐爛,鰓絲軟骨外露,嚴重影響魚的呼吸機能,使魚致死。
治療方法:可用千萬分之七的硫酸錮溶液注入魚缸內進行治療,也可用百萬分之二十的高錳溶液浸洗病。
金魚怎么正確飼養
1、水溫:
很多飼養者都不會去刻意的控制金魚的水溫,因為它們對水溫的要求低。雖然它們對水溫的適應能力強,但它們無法接受較大的溫差,飼養者需要保證水溫恒定。

2、水質:金魚對水質的要求也不嚴格,只要水質干凈清爽即可,而且它們對水質的污染也不嚴重,飼養者可以4-7天換一次水。
3、喂食:金魚沒有飽腹感,飼養者需要控制好喂食量,避免它們出現腸道疾病。
金魚幼魚飼養的注意事項
金魚的幼魚,正是處在生長發育的旺盛時期。這時幼魚十分嬌貴,喂養稍有不當,就會造成生病或死亡。若在這一時期,能夠掌握它的生活習性和規律,加強對其養護管理,即使養在較小的容器中,也能養得健壯,使其保持鮮艷、活潑的體態。
金魚苗在一兩周之后,便可以長到1厘米長度。
此時便可喂魚蟲或適口的人工餌料。
當幼魚長到1-2厘米長時,肉眼已經能區分尾鰭的單、雙或殘缺,需適時根據尾鰭的形狀進行
第一次挑選,留下雙尾鰭,去掉單尾和殘雙尾。
隨著魚體的不斷長大,背鰭也已明顯地區分出龍背、殘背等,就要進行
第二次選擇。
在有背鰭的文族中,選出背鰭整齊、鰭條不殘缺的;在無背鰭的蛋族中,選出脊背平坦光滑、無殘鰭、無突起的,將那些殘背和有突起的淘汰掉。
以后還要根據其品種的特征,繼續對尾鰭、背鰭、體型、眼、鱗片、水泡、絨球、高頭、虎頭和色彩等性狀的優劣,分階段地繼續挑選,每挑選1次,即調整1次放養的密度。
稚魚飼育3--4個月后,便可以進行第二次的篩選,這時已可以看到臀鰭了,因每個品種的篩選標準不同,所以您應該盡量選擇有具備該品種特色的幼魚。選時盡量選擇身體強壯、短身和左右互相對稱的幼魚。
金魚幼魚每天喂食2-3次,每次投喂量宜在1—2小時內吃完。投食時間
春、夏宜早,一般在早晨6—7時左右,深秋及冬季投食時間可稍遲一點,一般在7—8時左右,寒冬季節甚至可延遲到10時前后投喂。
飼養金魚最重要的就是水質,保持水的清潔,調節水溫,增加水中氧氣,從而刺激金魚的生長發育。飼養者飼養金魚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
“養魚先養水”。水質環境好了,金魚自然就能健康成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