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用藥小常識
觀賞魚用藥小常識
夏季是魚類發病的高峰期,魚兒生病自然少不了用藥,而在魚類用藥方面有很多需要我們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魚類生病用藥導不當導致死亡的案例,在這里提醒大家用藥需謹慎,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導致魚類死亡。

一、魚藥使用注意事項
1、兩種藥物混合使用時,應先分別用水溶解后再混合。硫酸銅、硫酸亞鐵、高錳酸鉀等都應在木桶或木盆中用水溶解。漂白粉、敵百蟲等粉劑藥物,應先用少量水調成糨糊狀,再加水稀釋,以免結塊被魚誤食。以下藥物不能混用:
漂白粉與生石灰,硫酸銅與生石灰,敵百蟲與生石灰。
2、施用藥物的時間,一般應安排在下午4時左右。清晨不宜潑藥,以免造成魚類缺氧浮頭;也不可在中午陽光直射時用藥,以免引起生產事故。
3、使用硫酸銅時應注意:
1.硫酸銅用量計算要準確;
2.用于溶解硫酸銅的水溫度不能超過60℃,否則會使硫酸銅失效;
3.硫酸銅不宜常用,以免危害人體健康。
4、潑灑藥液,可用噴霧器,也可用木瓢或勺子全池塘均勻潑灑,切不可定點傾倒。
5、悉心診斷,對癥下藥,以免造成浪費,增加成本。
6、水溫較高時潑灑藥物效果最佳,潑灑要均勻。不易溶解的藥物要用水充分溶解后再潑灑,以免留下顆粒使魚類誤食中毒。
7、魚類用藥后1小時~2小時內,人不要離開池塘邊,一旦發現魚嚴重浮頭或有死魚時,應迅速注入新水。
8、魚在浮頭時或浮頭剛結束時不能用藥,否則會造成魚類大批死亡。
9、遍灑藥物應從上風處開始逐步向下風處潑灑,不能迎著風潑灑。
二、魚藥使用誤區
1、長期用藥為了使魚不得病長期不間斷地在餌料中添加抗生類藥物。這樣會使病原菌產生耐藥菌株,從而產生抗藥性或耐藥性,出現藥效減弱或完全消失的現象。長期給魚用藥,有些藥物會富集魚體,對人類的健康構成威脅。
2、見好就收給病魚用藥后,一見魚的病情好轉就停止用藥,使病原體消滅不徹底,會更加加重病魚的病情。一般應持續用藥一段時間,防止病情反復。
3、超劑量用藥想快速將魚病治好,給病魚大劑量或超劑量用藥,會形成藥害,造成魚藥物中毒甚至大批死亡。
4、頻繁更換藥物用藥
二、三次后,見不到顯著的療效,就急于更換另一種藥物。任何藥物治病都有一個療程,不了解藥物的特性,頻繁換藥會失去治病最佳時期,甚至會造成更大的危害。
5、隨意聯合用藥當用一種藥物治療魚病效果不佳時,急于求成,不顧藥物的特性,想當然地把幾種藥物聯合使用,形成拮抗效應,藥物之間相互作用而失效,有些甚至產生毒害物質,危害魚類。
如:
福爾馬林不能與漂白粉、魚康、魚安、高錳酸鉀、甲基藍等氧化性藥物混用;生石灰不能與漂白粉、魚康、魚安、鈣、鎂類、重金屬鹽、有機絡合物等混用;漂白粉不能與酸類、福爾馬林、生石灰等混用;新潔爾滅不能與碘、碘化鉀、過氧化物、氧化劑合用等。
因此,聯合用藥,應遵照說明書或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使用。
6、使用過期藥為了節約投資,將過期魚藥加倍使用,殊不知過期藥有效成分多數已經分解,而有毒物質明顯增加,往往造成魚類中毒死亡。
魚類無法表達它的身體狀況和用藥的反應,這只能靠我們自己的去觀察魚類的好壞,以上內容就是為大家總結關于夏季魚類用藥的大概內容,希望對大家養殖觀賞魚有一定的幫助。
水草缸放魚小常識
當完成了種植水草與澄清水質的工作后,就可以將水加滿至八至九分滿的高度,不加到全滿的原因是缸子在角度接縫的強度都比較弱,為了安全因素所以盡量不加到全滿。
當水加滿到一定高度就可以開始激活過濾系統循環水流。

此時,在水族館買回來的魚必須先處理過,不可直接將魚兒放進水里喔。
先將裝魚的塑料袋置于水中約
15min,目的使水溫在袋子的內外達到均衡,讓魚體習慣水族缸中的溫度,接著打開封口,舀起些許缸子里的水倒入袋中,再放置一段時間,這樣才能確保魚體完全適應缸子的水溫水質,以免一下子變化太大而發生嚴重的壓迫。
接著將魚兒緩慢的放出水族缸中,一個美麗的魚樂園便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