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凸眼病的癥狀及防治
觀賞魚凸眼病的癥狀及防治
觀賞魚凸眼病是水質不良而引發,如酸鹼度不符需求、標準。如果:

水質呈現強鹼性時,此種PH值令細菌易侵入。
一、疾病發生癥狀
病錦鯉魚兩眼外凸,眼球周圍紅腫發炎,眼紅腫猶如龍眼核。本病發病率較低,但治療困難,死亡率較高。
二、疾病治療方法
1、對於初期,除改善水質外,還可在水中放入適量的食鹽或海鹽,濃度為千分之五左右,并加溫至30以上,三天的會有明顯的好轉。此時再逐漸換水,兩周內將水全部換去,重新調整水質,并增加營養。
2、嚴重時須投藥治療,用水溶性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金霉素,每升水放1–2萬單位抗生素,同時升溫2–3度。
三、凸眼疾病預防
不要為了麻煩,看水族箱里面是水看得過去就不換水了!對於換水最好是在每個月換5分之一的水,三個月換一半的水!如果想清缸的話老水不能都倒掉,還是要留一點!
觀賞魚爛尾病的癥狀及防治
觀賞魚爛尾病是觀賞魚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水質不良、飼養密度過大、捕撈運輸時受傷、燙尾繼發都能導致觀賞魚爛尾。由于觀賞魚爛尾病程較長,所以魚友發現后就應該及時對癥治療,否者不但影響觀賞魚的觀賞價值,一旦擴散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一、病原:

溫和氣單胞菌。
二、病魚臨床癥狀:游動緩慢、食欲減退、有的廢食。魚體失去平衡。尾鰭及尾柄處充血、發炎,鰭條末端乳白色、蛀蝕,有的鰭條軟骨間的結締組織裂開、呈破掃帚狀。嚴重個體的整個尾部爛掉、尾柄肌肉潰爛、骨骼外露。
三、治療方法:采用內服、外用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生產性治療。內服是每公斤濕料中拌入2克先鋒霉素或氯霉素投喂,連喂5~7天,停藥三天,再喂5~7天。外用是全池潑灑1ppm強力紅霉素、氟哌酸或環丙沙星亦可,每3天一次,連服三次。對于少量極為嚴重的爛尾觀賞魚應實施手術治療:用剪刀剪去尾鰭潰爛部分,使鰭條平整,用1%利凡諾反復涂抹幾遍,再用上述藥物處理。
四、治療效果:病灶的愈合和再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經5~7天潰爛的組織慢慢脫落,病灶基本收斂,經15~20天破裂鰭條開始愈合,經40~80天整個尾鰭重新長好只是再生出來的部分呈白色,失去了原來的顏色,遺留下疤痕,經治療,治愈率達91.7%.
五、預防措施:觀賞魚爛尾病是一種慢性病,病程長。因此更應以防為主,認真對待,有效地避免此病的發生。其措施如下:
1、觀賞魚養殖的全過程中,始終要保持良好的水環境,尤其是地面水泥池養殖,其自身凈化能力差,更要經常注意水體消毒,以免水體中溫和氣單胞菌過多繁殖。
2、夏季應注意提高水體透明度,適當遮陽,防止觀賞魚燙尾。
3、凡涉及到魚體的所有操作,都要小心謹慎,避免傷及魚體和魚粘膜。
4、及時驅除寄生蟲,以免寄生蟲叮咬傷及魚體。
由于觀賞魚爛尾后易并發其他潰爛性疾病,即使痊愈也會遺留永久疤痕,這就降低了觀賞魚尾鰭的觀賞價值,所以魚友們在飼養時千萬要注意預防。
觀賞魚豎鱗病的癥狀及防治
觀賞魚豎鱗病是觀賞魚的一種常見疾病,病時,觀賞魚的魚鱗很明顯的一片片豎立在魚的皮膚上。觀賞魚豎鱗病的病癥來的非常快,并且治愈率不是非常高,常見于春秋兩季。
一、病因
病原體:
一種與水型點狀極毛桿菌相似的細菌。
二、癥狀
魚的鱗由平覆魚體表變成象松球一樣一片一片的象外長開。鱗片的基部鱗囊水腫。在鱗片上輕輕一按,鱗片就會脫落。2-3天后病魚就會死亡。此病好像不具傳染性,多見于金魚、錦鯉、攀鱸科魚及卵胎生鳉科魚類,象瑪莉、月魚、孔雀等。每年春季較為流行,發病的魚看起來很恐怖。而且也不好治療即便是治愈了觀賞價值也大打折扣。所以不如人道毀滅來的好一些。
三、治療方法
1、五萬分之一的四環素溶液藥浴1小時/天。
2、2%的食鹽加3%的碳酸氫鈉溶液藥浴10分鐘/天。
3、呋喃西林加痢特靈溶液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