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胎生魚的定義及品種介紹
卵胎生魚的定義及品種介紹
卵胎生的魚是魚卵在魚體內受精、體內發育的一種繁殖方式。

卵胎生魚的介紹:
相對于卵生而言,卵胎生的雌魚不把卵排除體外,卵是在體內受精并孵化發育的。卵胎生的受精卵雖在母體中發育,但是胚胎魚母體的關系并不是很密切,胚胎發育所需營養還是主要靠吸收卵本身的卵黃營養的,母體對小魚主要起保護和孵化作用。
那么卵胎生的魚有哪些呢?我們在市場上常見的有孔雀魚、黑瑪麗魚、箭尾魚、月光魚、食蚊魚等,就是我們所說的鳉科魚類,這些都是卵胎生魚。
鳉魚常見品種介紹
鳉魚的原產地大多在南、北美洲和非洲的熱帶、亞熱帶沼澤和溪流中,亞洲和歐洲也有少量分布。鳉魚是生活在小溪流中的小型魚類,而溪流容易因為許多因素造成地理上的隔絕。
一旦隔絕發生,原本同一種的鳉魚就會被分成許多不同的族群,并漸漸發展出各自不同的型態、體色品種。

卵生鳉魚大多有著極為迷人的體色,可以說是淡水觀賞魚中極少數可以和海生珊瑚魚相媲美的魚種之一。
加上她們那小巧的體型,活潑好動的性格,放在水草缸中實在是天生的絕配。
黑珍珠鳉:
體色呈近似黑色的深藍色,全身布滿淺色斑點。
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它的壽命只有一年時間,如果希望長期觀賞就要在繁殖上下功夫。
全長
6cm,棲息地:阿根廷。
飼養難易度,一般。
安芬珠鳉:周身呈綠色,好像會發光一樣,喜歡成雙成對的躲在水草間產卵。全長
6cm,棲息地:烏拉圭。飼養難易度,一般。
帕特里克珠鳉:擁有高雅的體色,珠鳉屬,全身圓滾滾的,感覺十分可愛。全長
6cm,棲息地:巴西。飼養難易度,一般。
名珠鳉:南美產的卵生鳉魚,體色以茶色為基色。全身布滿藍色斑點。散發著優雅的氣息。全長
4cm,棲息地:巴西。飼養難易度,一般。
七彩珍珠鳉:南美產的卵生鳉魚,最近開始才逐漸為人所知。對于水質極其敏感,需要定期換水,最好是每周總水量的2/3體長:
5cm,飼養難易度,較難。
惠氏珍珠:它是珍珠鳉的入門品種,飼養、繁殖都是非常簡單的,適合入門者。其中有些是白子型孔雀魚的改良品種。全長
8CM,棲息地:巴西,飼養難易度,容易。
輻射珍珠鳉:產于南美的知名卵生鳉魚,是非常受歡迎的品種。市面上的數量極少,日本的該品種是人工繁殖的,體長:
5cm,棲息地:南美。飼養難易度,較難。
科斯塔式珍珠:它的巨大的背鰭和尾鰭有一個藍色的細線。因體色豐富而大受歡迎。全長
4CM,棲息地:南美。飼養難易度:較難。
喬式鳉:由于它體側的花紋很像美國國旗,所以叫美國旗魚。雌魚產卵后,雄魚負責看護魚卵,易繁殖,全長:
6CM,棲息地:佛羅里達,飼養難易度:容易。粉紅佳人
產地:非洲坦桑尼亞。
適宜水溫:24℃-26℃。
水質:PH值6.5左右,總硬度3°dGH。
魚體表面大部分為紅色,上部展現出金屬般的亮藍色,而胸鰭、臀鰭及尾鰭則為鮮紅色,實在是人見人愛。
粉紅佳人喜食豐年蝦等活餌,最大體長可達5厘米。
斑節鳉:斑節鳉體側為黑白相間的寬帶,長至成魚,圓形的尾鰭外緣呈藍色,中間有兩條紅色縱紋貫穿,尾柄部為黃褐色,整條魚顏色亮麗且協調,在水草缸中顯得格外突出,也有人稱其為噴火鳉。
此魚屬于上層魚,體長可達4厘米。
此魚是將珊瑚的綠色熒光基因植入到臺灣青鳉魚胚胎內,經長期培育所得的轉基因魚,能發出強烈的綠色熒光。
在夜晚關閉水族燈后,在水族箱中如點點星光,煞是美麗。
公子小丑魚的品種介紹
公子小丑一般指眼斑雙鋸魚。眼斑雙鋸魚是雀鯛科、雙鋸魚屬魚類。體呈橢圓形而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的1.8-2.2倍。吻短而鈍。
又名:
尼莫
英文名:Clownanemonefish:amphiprionocellaris分布:中國南海、菲律賓、西太平洋的礁巖海域
飼養要求:水溫:26-
27,比重:1.022-1.
023,PH:8.0-8.5
兼容性:可以同無脊椎混養
飼養難度:容易
餌料:豐年蝦、海藻、切碎的、顆粒飼料等
性情:溫和,可與其它小丑魚混養
群落:喜群體生活
最易進的海葵:公主海葵、長須、紫點海葵
簡述:魚身有三條白帶,且眼后白帶呈半圓弧形。很容易和黑邊公子小丑混淆,黑邊公子小丑顏色是亮桔色,而公子小丑的顏色暗淡一些,黑邊公子小丑的身體白條紋間有一塊很深的黑色。公子小丑是珊瑚缸的最佳選擇,性格溫和,較適于群養,與同種其它小丑魚亦能和平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