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魚死亡是什么原因
小金魚死亡是什么原因
與人類相比,金魚是比較脆弱。如果得病之后沒有及時治療,就會突然死亡。一般常見的病有魚瘟、白云病、腐皮病、爛尾病等,還有一些是從母體出生時就遺傳的疾病。這種疾病在小金魚身上往往很難被發(fā)現(xiàn),一旦發(fā)現(xiàn)就已經(jīng)是晚期了,所以會覺得小金魚是突然死亡。

它們死亡也有可能是因為飼養(yǎng)小金魚的水質(zhì)老化,或者是污染嚴重。水質(zhì)變化是導致小金魚死亡最多的原因。一般飼養(yǎng)剛出生的小金魚都是放在一個魚缸內(nèi),如果水質(zhì)變壞的話,就會導致一缸魚都死亡。它們死亡還有可能是因為換水頻率較低,導致水中的溶氧量低,小金魚的呼吸系統(tǒng)發(fā)育好不健全,所以死亡。
金魚掉鱗死亡是怎么回事
松鱗病會導致金魚掉鱗,未及時治療便會引起死亡。對于這種病,一般可以配制高錳酸鉀進行治療。受到驚嚇后遭受撞擊,這也會導致金魚掉鱗,患處感染細菌后,也可能會逐漸引起金魚的死亡。
金魚掉鱗死亡的原因

患病的金魚會掉魚鱗,比如松鱗病,多由冬季水溫低或換水時溫差大引起。如果不及時治療,金魚便會死亡。針對松鱗病,可以配制高錳酸鉀讓金魚藥浴。
浸泡的時間,一般根據(jù)金魚病情的嚴重程度來定。在藥浴結(jié)束之后,將金魚放在清水中漂洗,然后在患處涂抹上呋喃西林干粉。
另外,魚缸中雜物太多時,金魚一旦受到驚嚇,容易遭受外部的撞擊,從而導致掉鱗。鱗片是金魚的保護甲,掉鱗之后的金魚容易感染水中微生物和細菌,慢慢便會死亡。
引起金魚死亡的疾病
金魚雖然容易飼養(yǎng),但也容易產(chǎn)生各種疾病,金魚雖然容易飼養(yǎng),但是如果放任自由,那么也會產(chǎn)生疾病,許多人對金魚的一些疾病并不了解,發(fā)病后常常束手無策,一些嚴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讓金魚死亡。那么引起金魚死亡的疾病有哪些呢
一、白云病
是由寄生在魚體上的口絲蟲或鞭毛蟲、斜管蟲引起的一種疾病。其體表各處附有一層白色的薄霧狀物質(zhì),這是寄生蟲迅速繁殖、刺激寄生處的上皮細胞所引起的皮膚分泌物增多的結(jié)果。
治療上以鹽酸圭寧0.3~1公克加入于水100公升,或以福爾馬林的4000倍液做十分鐘,或2000倍液做五分鐘藥浴亦可。另食鹽也十分有效,如0.5~1%的長期藥浴、2%的15~90分鐘藥浴、5%的數(shù)分鐘藥浴等。還有,食鹽對外部的寄生蟲也很有效。
二、豎鱗病
該病是由于水質(zhì)惡化魚體傷口感染一種水型點狀極毛桿菌所致。病魚鱗片局部或全身向外張開豎起,游動遲緩,有時腹部水腫,嚴重時2-3天便死亡。
治療方法:
1、初期時,可以一百公升水加入一公斤的粗鹽,或人工海水素,如果沒有可用食鹽代替,并將溫度調(diào)高至32c~34c左右,保持恒溫,增強水中溶氧,并每隔3天換水四分之一水量。鹽水浴法:用
2%濃度的食鹽水,浸洗病魚10分鐘,每周一次,連續(xù)浸洗3-4次后,繼續(xù)靜養(yǎng),不久即可好轉(zhuǎn)或治愈。
2、把魚缸放在有陽光照射1-2小時間地方。魚缸如放在窗戶邊,窗玻璃應是白色的透明玻璃,如是有顏色的玻璃,影響光照,魚容易得病,你不妨試一試。
三、魚瘟
魚瘟是金魚春季的一種疾病,常因金魚冬伏少動,光照不足等因素引起金魚體質(zhì)衰弱,精神不振等癥狀。到黃梅季節(jié),其發(fā)病癥狀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嚴重的可導致金魚死亡。
魚瘟病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只有做好預防工作。每年開春季節(jié),要經(jīng)常給金魚曬太陽以增強其體質(zhì)。若金魚發(fā)生魚瘟應盡快將其隔離或淘汰掉。
四、白點病
該病是由小爪蟲寄生在魚體上所造成。小爪蟲的繁殖溫度為3-25℃,適宜繁殖溫度是14-17℃。發(fā)病時,病魚體表、鰓絲出現(xiàn)白點狀囊泡,傳染很快;多發(fā)生在春季秋季,病魚表現(xiàn)極不活潑,經(jīng)常滯留在水面上。
當白點蟲侵入魚體后,藥物治療不能奏效,只有當小白點蟲在魚體繁殖后,新個體游到水中,藥劑才能殺死它們。治療法為使用百分之0.01濃度的孔雀綠溶液,把病魚浸泡多天,直至小白點完全消失,孔雀綠溶液的毒性很強,不可使用過量,否則金魚亦會被毒死,或使用市售的Sera治白點劑、美利堅立滅白點、女王鯨治白點劑、AZ00治外寄生蟲劑治療。
五、魚虱病
由肉眼可見的形似臭蟲的魚虱侵入金魚魚體和鰓寄生引起的。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每年6--8月最為流行。魚虱利用口刺和大顎刺傷和撕破魚體組織,吸食魚血,使魚體消瘦并集群在水面或養(yǎng)魚容器的邊角處,逐漸死亡。有的病魚由于魚虱用口剌吸血時分泌的毒液的刺激,使病魚極度不安、狂游、跳躍。該病可以引起金魚死亡。
有機磷的殺蟲齊是魚虱的特效藥,但對金魚也有害處,最好的方法是用尖鉗子把魚虱逐一除去,或用Sera魚池治生蟲劑、美利堅治生蟲劑、美利堅去吸蟲特效錠、女王鯨治寄生蟲劑、AZ00治外寄生蟲劑治療。
六、腐皮病
這是金魚的常見疾病,主要流行于夏秋季。金魚患部紅腫,表皮腐爛,象打上的紅印記,多出現(xiàn)在金魚腹部兩側(cè),一般是魚體受傷后被細菌感染。
治療可以用淡高錳酸鉀溶液,亞甲基藍和鹽藥浴,泡時避光打氧,時間在半小時左右,連續(xù)三天。浴后清水將魚洗靜放回原缸
七、氣泡病
該病是由于水中溶解氣體過多而引起的,主要桅幼魚。魚鰭吸附許多大小不同的小氣泡并使該部位發(fā)紅、糜爛,影響魚游泳及魚體平衡。
發(fā)現(xiàn)金魚得了燙尾病后,可以適量用些類似土霉素或慶大霉素進行消炎,或用食鹽水浸泡病魚,若只是小部分魚得病,則將病魚轉(zhuǎn)移至暫養(yǎng)缸內(nèi)靜養(yǎng)也行,但原來缸內(nèi)亦要注意進行預防。
八、水霉病
該病的發(fā)生主要是飼養(yǎng)過程中和在撈魚時碰傷魚體,或由寄生蟲破壞魚皮膚,使水霉菌侵入傷口寄生。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尤其在梅雨季節(jié)多見。水霉菌侵入傷口后,初期癥狀不明顯;當肉眼能看到時,菌絲已向外大量繁殖,病魚體表可見白色絨狀的菌絲。金魚染上此病后,焦燥不安,游動失常,行動緩慢,食欲減退,皮膚粘液增多。嚴重時,魚體長滿白毛,以致死亡。
治療有以下方法:
1、飼養(yǎng)者可以提高魚缸中的水溫,以抑制魚缸中的水霉菌和霉菌的生長;并且還可以用一盞15瓦的紫外線照明燈,每日照射魚缸4-6小時,抑制和消滅水霉菌。
2、飼養(yǎng)者可以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綠0.3克或次甲基藍,給金魚進行藥浴,每次10-20分鐘左右即可。
3、飼養(yǎng)者還可以使用2%-3%的鹽水浸泡金魚,一般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