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魚長黑斑
鸚鵡魚長黑斑
鸚鵡魚長黑斑,發現鸚鵡魚長黑斑千萬不能大意,一定要找出原因及時治療,很有可能是因為水質或者是水溫出現了問題,也有一些是受到驚嚇所致,鸚鵡魚生病也會導致身上長黑斑,那鸚鵡魚長黑斑怎么辦呢?下面我們就來關注一下吧。

出現鸚鵡魚黑斑的癥狀和病變原因:
魚體長出“黑斑點”,呈灰白色,菌絲與傷口的細胞組織纏繞粘附,使組織壞死。
同時病魚食欲減退,最后死亡。
鸚鵡魚論壇魚友們常備這樣的問題困擾。
治療鸚鵡魚黑斑:放養新魚的水族箱里可投放少量食鹽以抑制霉菌的發生、投放活餌料時注意清潔消毒。
水質保持清潔以隔絕霉菌的生長。
一般可以防止此病的發生。
1)用食鹽250克加小蘇打250克混合液潑灑于100cmx55cmx45cm的魚缸,堅持數次,效果顯著。
2)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綠0.3克或次甲基藍,浸洗魚體10~20分鐘,數日后可見菌絲脫落。
3)2%~3%的鹽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鐘,能讓這一鸚鵡魚常見病得到緩解。
4)百萬分之二
(2ppm)的高錳酸鉀加上1%的鹽水混合后將病魚浸泡20~30分鐘。
5)提高水溫以抑制霉菌、病毒的生長。
并且可用一盞15瓦的紫外線燈每日照射數小時可有效的抑制和消滅霉菌。
以上是針對鸚鵡魚黑斑問題做的介紹,如果是受到驚嚇、水質動蕩大或是溫度不穩定導致的黑斑問題,那么只要驚嚇相對的調理,那么果斷時間黑斑就會下去,而如果是生病導致的黑斑,那么就應該進行及時的對癥治療了,通常情況下魚友們選擇適用老三樣!
鸚鵡魚身上長黑斑
鸚鵡魚身上長黑斑和幾個因素有關,比如:
鸚鵡魚膽小、換水、喂食、水溫。

一、鸚鵡魚膽小
鸚鵡魚比較膽小,當鸚鵡魚受到驚嚇,身體就會出現黑斑,但這是身體在受到刺激后的正常反應,一段時間鸚鵡魚平靜之后,黑斑也會自動消失。
二、鸚鵡魚換水
鸚鵡在剛換水的2-4小時內,魚體的顏色會變淡、變淺,但是等到鸚鵡適應新的水質后,很快就會恢復紅色。所以,在換水時最好將新水的水質調試和舊水一樣。但是如果4天以上不加入新水的話,鸚鵡魚也會出現掉色的現象。所以,飼養鸚鵡要保持2-3天換一次水,一次換三分之一,這是保證鸚鵡不褪色的方法。
三、鸚鵡魚喂食
紅鸚鵡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時候會出黑斑,但過一段時間后會減褪。因為鸚鵡魚是由慈鯛科魚雜交出來的,在小時候出現黑斑并不出奇。但是,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損害鸚鵡魚的美麗外形和在人們心中的形象。飼養者在養殖的過程中要注意水質的穩定和飼料的選擇,可以多喂食一些蝦肉或增紅飼料,保持魚兒的美麗。
四、鸚鵡魚水溫
鸚鵡魚容易因為生理的反應褪色,或者身上出現黑色的條紋或是黑斑。在飼養中,盡量將水質保持在28℃左右,在低水溫中,鸚鵡會也會出現褪色的現象,且容易生病。所以水溫的保持可以使魚兒呈現亮麗的體色,并時時充滿活力。鸚鵡魚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的黑斑一般過一段時間后,都會減褪,但是如果鸚鵡的體長成長到8-10CM左右還是有黑斑的話,這樣的黑斑往往是終身的,不會再褪去了。
五、鸚鵡魚養殖注意事項
因為血鸚鵡先天有嘴部法愈合的情況(尤其是特A級和A級的血鸚鵡),在引入水流經過鰓部以供呼吸所需的能力上就少了一半。因此,鰓部的呼吸作用成了明顯的“致命傷”!一旦鰓部受傷或是吸取氧氣的過程不順逐,會直接影響血鸚鵡的生理健康。
要是鸚鵡魚身上長黑斑,可以從上面的幾個方面來分析原因。
鸚鵡魚身上長黑斑是怎么回事?
第一,水質不適,鸚鵡魚喜歡老水,如果剛換水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水質不適的原因,一般水質不好才應該換水,水質不適的話應該馬上把水換了,重新調節好水質,水質呢要與之前相似,
第二魚缸水溫過低,鸚鵡魚是人工培育的熱帶魚,它喜歡28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