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魚尾巴變黑是怎么回事
ID:4089512025-03-05關注人數:3200
鸚鵡魚尾巴變黑是怎么回事
鸚鵡魚尾巴變黑可能與水質水溫和疾病有關,導致魚體鮮艷的顏色逐漸暗淡變黑,因此主人需要定期三五天換一次水,將水溫控制在25~28度之間,并嚴格控制換水溫差,而患上黑斑病的鸚鵡魚,需要加鹽和抑菌藥物緩解病情。

鸚鵡魚尾巴變黑了怎么回事
1、水質水溫問題:
雖然鸚鵡魚對水溫的沒有太高的要求,可它們對溫差會十分敏感,如果我們在換水時溫度差高于2℃的話,就會讓它們產生應激反應,從而尾巴變黑。

2、受到驚嚇:鸚鵡魚的尾巴突然黑了,可能是受到驚嚇導致的。
3、黑斑病:鸚鵡魚尾巴變黑了也可能是患黑斑病了,這種是由于水中的細菌感染導致的,因為細菌會寄生于鸚鵡魚的魚卵和身體的傷口上。
鸚鵡魚尾巴變黑怎么回事
鸚鵡魚尾巴變黑可能與水質水溫和疾病有關,導致魚體鮮艷的顏色逐漸暗淡變黑,因此主人需要定期三五天換一次水,將水溫控制在25~28度之間,并嚴格控制換水溫差,而患上黑斑病的鸚鵡魚,需要加鹽和抑菌藥物緩解病情。
鸚鵡魚尾巴變黑的原因
導致鸚鵡魚尾巴變黑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就是水質水溫的問題,當水質變老或者水溫突變時,鸚鵡魚的魚體顏色就會從開始的鮮艷變暗淡,并逐漸出現黑色條紋斑紋的現象,直至尾巴全部變黑。
對此,主人至少需要每隔三五天換一次水,每次只需換水三分之一即可。換水前后的溫度差也需要控制在2度以內,能盡量不差就不要有溫度差,并穩定水溫在25~28度之間。
而由于疾病引起的尾巴變黑現象,多半是因為患上了黑斑病,這主要是因為水中的水霉菌和毒菌,依次寄生于鸚鵡魚的魚卵或者細微傷口上導致的,需要投適量粗鹽和抑菌藥緩解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