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鼠皮膚病的原因及癥狀
倉鼠皮膚病的原因及癥狀
別小看小不點倉鼠,倘若照顧不當,也很難伺候的,因為倉鼠得皮膚病的概率還是比較高的,當倉鼠得了皮膚病主要癥狀就是掉毛,皮膚紅腫,或是皮屑較多等癥狀。

因癥狀的不同,鼠鼠可能會不停的搔癢,不停的亂抓而造成流血。如果皮膚病的區域擴及到全身,會造成鼠鼠的體力衰退并而誘發其他的疾病發生,所以不可以忽視。不過治療皮膚病要花較長的時間才能根治,所以要有一些耐心才行。
不過除了單純的皮膚病之外還有一些較特殊的皮膚病如下:
寄生蟲性皮膚炎
原因與癥狀:虱子寄生在皮膚組織內的毛囊中,靠著啃食宿主的皮膚來生存。鼠鼠感染這種疾病的話,虱子大多是寄生在脖子到屁股的這段區域,并且大多會不停的搔癢,嚴重的話可能會造成免疫力下降而導致其他并發癥。
治療方法:將鼠鼠帶到醫院利用高倍的顯微鏡來檢查毛囊部位,就可以確認到底有沒有虱子了。有的話可以透過注射與涂抹驅蟲藥來治療,不過可能有副作用會導致鼠鼠食欲下降。
營養性皮膚炎
原因與癥狀:鼠鼠食用的飼料中所含的蛋白質的比例不到16%,而又一直食用的話,就會造成營養性皮膚炎。癥狀是很容易脫毛,尤其是在四肢和臉部。
治療方法:只要將飼料加以改善,添加礦物質以及維他命既可改善。
細菌性皮膚炎
原因與癥狀:因為籠子的不清潔或是因為被同伴咬傷而被細菌給感染到。如果因為咬傷而被感染的話,就不僅皮膚被感染,連皮下組織和肌肉部分都可能被感染,因而發炎腫脹。
過敏性皮膚炎
原因與癥狀:因為對籠子的墊材或是對飼料所產生的過敏,癥狀大多為四肢到腹部會有輕度掉毛和濕疹的現象發生。
治療方法:必須先找出過敏原是什么,把過敏原給移除掉并且服用抗過敏藥物。
倉鼠濕尾癥狀?
倉鼠濕尾的癥狀主要有尾巴潮濕、眼神呆滯、腹瀉等,這種疾病通常與倉鼠的生活的環境較差,或者尾巴沾有糞便有關。治療倉鼠濕尾的癥狀,可以給倉鼠喂食一些抗菌消炎的藥劑,一般情況下,每次只需要4滴藥劑兌水80毫升給倉鼠喂食。
濕尾的癥狀

有濕尾癥的倉鼠,尾巴會潮濕,仿佛沾水一樣,眼神呆滯沒有精神,隆背蹲著不動。在濕尾癥嚴重時,倉鼠會出現腹瀉現象,并且尾巴臟臭。
倉鼠如果患上濕尾癥,通常是因為倉鼠生活的環境較差或者是因為倉鼠的尾巴沾有糞便導致的,特別是在倉鼠3~6周的時候,是最容易引發這種病癥的。
如果是想治療濕尾癥的話,可以給倉鼠喂食一些抗菌消炎的藥劑治療,一般情況下,每次只需要將四滴左右抗菌消炎類藥劑和80毫升的水混合喂食即可。
倉鼠下崽前的癥狀
倉鼠下崽前癥狀:
倉鼠下崽前的癥狀有大量喝水,頻繁排尿,體重激增,體型變大,陣痛現象,舔弄下部,做窩生產等。這個時候,注意多提供木屑、衛生紙,讓倉鼠給小寶寶做一個溫暖的巢穴。同時將籠子搬到安靜、陰暗的地方,移除跑輪,避免倉鼠分心不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