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防止倉鼠吃寶寶
怎么防止倉鼠吃寶寶?
想要防止倉鼠吃寶寶,應該及時將母倉鼠及其幼崽分開飼養。如果不能將它們分開飼養,那么一定要讓母倉鼠吃飽肚子,防止母倉鼠因為饑餓而將倉鼠幼崽吃掉。另外,在倉鼠寶寶出生后,寵主注意不要直接用手接觸它們,在它們的身體留下異味,以免母倉鼠因為無法辨別寶寶身上的氣味而吃掉寶寶。

如何防止倉鼠吃寶寶
想要防止倉鼠吃寶寶,首先需要將母倉鼠和幼崽分開飼養。若不能分開飼養,則需要將母倉鼠喂飽,母倉鼠會因為吃不飽而吃掉倉鼠幼崽。飼養者不能接觸倉鼠寶寶,會讓母倉鼠無法辨別寶寶身上的氣味,從而吃掉寶寶。
如何防止倉鼠的疫病
由于普通飼主很少會大批量的去飼養倉鼠所以出現鼠疫的情況一般也并不是很常見,但是這并不說明少量的飼養就不會出現鼠疫,只是相對來說幾率會少一些而已。而出現鼠疫的一個很大原因與倉鼠的飼養環境及平時的衛生習慣,因此平時要多注意鼠籠的清潔,定期地清理鼠籠,以免細菌滋生過多,造成倉鼠患病。

對于鼠疫通常是防重于治,鼠疾病的防治應貫徹“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方針,做好預防工作是減少疾病的重要手段。如果鼠群中有一只鼠患傳染病而未能及時治療,或發生疫情時沒有及時做好健康鼠群的預防工作,就有可能使疾病蔓延,造成更大的損失。因此平時盡量做好以下的一些工作。

1.及時做好接種疫苗工作有些疾病為多種動物共患,為了防止倉鼠傳染性疾病的發生,可注射疫苗進行預防。
2.做好預防消毒工作飼養場地面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平時飼主也要注意自己的個人衛生。
3.切斷傳染源勿從疫區引種。對剛引進的種鼠,應單獨飼養一段時間,確定無疾病才能合舍飼養。外來人員如要進人飼養舍內,必須經過嚴格消毒后才可進人舍內。做好消滅野鼠工作,還要防止其它的散養動物進入場內,以免將病毒攜帶進來。
4.定期采用藥物預防定期投喂土霉素、四環素或氯霉素等抗生素藥物,對預防倉鼠疾病具有良好作用。如定期投放藥物,那么倉鼠一般不會患病。
平時注意倉鼠的精神狀態
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密切觀察倉鼠的身體狀況,在日常管理中,飼養人員要隨時觀察它們的行為及精神狀態。一旦發現倉鼠有異常情況,應立即檢查。如果患病,要立即治療。判斷倉鼠是否健康,可從下面幾方面觀察。
1.精神不振,兩眼無神,似開非開,有眼屎,鼻孔干燥,結疙瘩或流涕,這是倉鼠患病的表現。兩眼有神,反應靈敏,鼻孔潮濕但不流涕,食欲旺盛,行走迅速,表明它們很健康。
2.被毛蓬亂、無光澤,體質消瘦,弓腰縮腹,精神不振,表明倉鼠患病。被毛光滑、有光澤,體質好,用手提起手感很沉,表明倉鼠很健康。
3.皮膚出現紅點、紅斑或充血,或者摸到腫塊,或者出現水腫,或者趨厚也說明有異常。皮膚白嫩,無充血,表明其健康。
4.口腔蒼白或發給,或有極臭味,也是不健康的表現。
5.吃食少,甚至拒食;呼吸困難,呼吸節律不齊,呼吸過快或過慢;排便次數增多,或者作排便狀但無糞便排出;排出的糞便成堆并有極臭味;尿少,尿色呈白色或淡紅色,或有血尿;用手觸摸它們的皮膚感到很熱,用測溫器對肛門測溫,若體溫過高或過低,都是倉鼠身體不正常的表現。
平時多觀察一下倉鼠的精神狀態,如發現有問題,那么最好先將其單獨飼養,不管病情是否傳染都應該將其分籠,注意籠內衛生,以免細菌對倉鼠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