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常見的皮膚病有哪些
貓常見的皮膚病有哪些?
在飼養貓咪的過程中,貓咪比較常見的皮膚病有丘疹、疥癬、錢癬等,丘疹主要是因為被跳蚤叮咬皮膚后,貓咪身上的傷口會出現紅色的斑塊,會讓貓咪感覺到非常瘙癢。

而疥癬通常都是寄生在貓咪的耳朵,并且不及時治療的話,病狀會延伸至頭部和全身,會造成貓咪強烈的刺癢,甚至是出現潰瘍、膿包。而感染錢癬的貓咪會出現不規則區域脫毛,且還有鱗狀斑點和結疤。
貓常見的疾病有哪些
寵物皮膚真菌病或稱表面真菌病。皮膚真菌對外界因素的抵抗力極強,尤其對干燥更是如此。在日光照射或于0℃以下時,可存活數月之久,附著在犬舍器具、樁柱等上面的皮屑中的真菌,甚至經過5年仍可保持其感染力。皮膚真菌病的傳播主要是通過動物間的互相接觸,或通過污染的物體而傳播。在寵物數量較多且較密集的情況下,也可通過空氣傳播。體外寄生蟲,如虱、蚤、蠅、螨等在傳播上也有重要意義。皮膚真菌病的表現主要是在寵物的頭、頸和四肢的皮膚上發生圓形斷毛的禿斑,上面覆以灰色鱗屑,嚴重時,許多癬斑連成一片,病程較長。輕癥病例,癥狀不明顯,須采取皮鱗屑,做顯微鏡檢查才能確診。
貓皮膚病的防治

首先要搞好寵物的皮膚構清潔衛生,經常檢查被毛有無癬斑和鱗屑;加強對家中貓狗的管理,避免它們與有病的寵物接觸。如果發現家里的寵物感染皮膚真菌病,就要及時隔離治療。可用灰黃霉素25-50毫克/千克體重,分2~3次內服,連服3-5周,對本病有很好的療效。在用全身療法的同時,患部剪毛,涂制霉菌素或多聚醛制霉菌素鈉軟膏,一般在2~4周內痊愈。沒有飼養經驗的主人,應及時將寵物送獸醫及早治療。另外在治療的同時,應特別注意貓、犬舍以及器具和家庭環境等的消毒工作。消毒劑可選用2~3%氫氧化鈉溶液、5~10%漂白粉溶液、1%過氧乙酸、0.5%洗必泰溶液等。
貓泌尿系統疾病
貓的泌尿系統疾病屬于貓的一種常見病,雄性成年貓和老貓較為常見。主要病征為:
貓兒有頻尿現象,小便時困難及有血尿。主人如果發現貓兒在砂盤逗留時間比較長;貓砂盤氣味有所改變或者或貓兒不吃東西、腐脹時,就有可能是貓兒患上泌尿系統疾病了。
貓泌尿系統疾病的防治
發生該病的原因:對于貓來說,可能與貓的飲食有關,例如礦物質過高,輔助維他命太多等。另外也有可能與日常生活環境有關,比如貓所生活的周圍嘈雜,環境不佳,貓廁所放置的位置不當或骯臟,導致貓兒憋屎憋尿,引致膀胱發炎,甚至產生尿結石。當貓出現泌尿系統疾病時,應及時送往獸醫診所檢查,因此病嚴重可引致貓兒在日半間嘔吐及昏迷,防止發生并發癥。
防止貓發生泌尿系統疾病,最重要的是注意保持環境和貓廁所的清潔衛生,把貓廁所放置在僻靜安全的地方,讓貓兒如廁放心。同時對日常吃干糧的貓,一定要準備足夠的清水,防止貓干渴過度而亂喝臟水。
貓泛白細胞減少癥
貓泛白細胞減少癥又名貓傳染性腸炎或貓瘟熱、貓瘟,是由貓細小病毒引起的貓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致死性傳染病。主要發生于1歲以內的幼貓,臨床表現為突發高熱、嘔吐、腹瀉、高度脫水和明顯的白細胞數減少,是家貓最常見的傳染病。
此病主要感染貓,但貓科其他動物(野貓、虎、豹)均可感染發病。小貓有特殊的易感性。患病動物是本病主要傳染源,病毒隨嘔吐物、唾液、糞便和尿液排出體外,污染食物、食具、貓舍以及周圍環境,使易感貓接觸后感染發病,其侵入門戶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病貓康復后的幾周或者一年以上還可以從糞尿中向外界排毒。在發病急性期間,跳蚤和一些吸血昆蟲亦可傳播此病。孕貓感染后,還可經盤胎垂直傳染給胎兒。此病多見于秋末至冬、春季節,12月至翌年3月發病率占55.8%以上,其中3月份的發病率達19.5%,病程多為3-6日。如能耐過7日,多能康復。病死率一般為60-70%,高的可達90%以上。
1、發病癥狀
此病潛伏期一般為2-6日。在易感貓群中,感染率高達100%,但并非所有感染貓都出現癥狀。根據臨診表現可分為以下3個臨床類型:
(1)最急性型:病貓來不及出現癥狀,就突然死亡,常誤判為中毒病。
(2)急性型:病貓僅表現精神萎頓、食欲不振等前驅癥狀,很快于24小時內死亡。
(3)亞急性型:病初,病貓精神萎頓,食欲不振,體溫高達40°C以上,24小時后下降到常溫2-3日后,體溫再度上升到40°C以上,呈明顯的雙相熱。
第二次發熱時,癥狀加劇,病貓精神高度沉郁,衰弱,伏臥,頭擱于前肢。發生嘔吐和腹瀉。排血水樣稀糞,并迅速脫水。當病貓高溫時,白細胞數可減少到2000個/毫米以下(正常貓為15000-20000個/毫米3)。
目前對本病尚無特效藥物,亦缺乏有效療法。一般多采取以下綜合措施。
(1)特異療法:通常在病初注射大劑量抗病血清,多可獲一定療效。
(2)抗菌療法:注射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廣譜抗生素,以控制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如肌肉注射慶大霉素20毫克或卡那霉素200毫克,1日2次,連用4-5日。
(3)對癥療法:脫水:靜脈注射加有維生素
B、C5%葡萄糖生理鹽水50-100毫升,分2次注射。嘔吐不止:按貓每千克體重肌肉注射愛茂爾、維生素B各0.5毫升,每日分2次注射。
3、預防措施
(1)平時應搞好貓舍及其周圍環境的衛生,新養的貓必須經過免疫接種,隔離觀察6日未見異常時,方可混群飼養。
(2)科學免疫:首先是弱毒疫苗,45-60日齡斷乳幼貓首免,4-5月齡二免,以后每年免疫1次。成年貓每年免疫1次。其次是滅活疫苗,在貓斷奶前后(6-8周齡)首免,9-12周齡二免,以后每年間隔3-4周進行2次注射免疫。
(3)病死貓和中后期病貓撲殺后均應深埋或焚燒。用1%福爾馬林溶液徹底消毒污染的料、水、用具和環境,以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發展。
養貓的壞處有哪些
養貓的壞處有:
小孩子和貓咪玩耍的時候,容易被貓咪的感染病毒,所以養貓一定要注意衛生,養貓一定要做好疫苗免疫,弓形蟲有可能會感染人類,所以一定要做好保護措施,避免人類感染。
養貓的壞處有容易受傷
小貓的性格雖然會有時很文靜,但是再文靜也還是有獸性的存在,它會冷不防地伸出爪狠狠抓東西,或者咬住主人的人不肯放,所以在養貓的時候,大家在給自家的貓咪剪去尖尖的指甲。在被貓抓傷之后,傷口要處理好。
養貓的壞處有兒童已被傳染病毒
小孩在和貓玩耍的時候容易被唾液、排泄物、皮毛中的病毒、寄生蟲卵、霉菌、弓形體蟲入侵,引起貓抓病、貓癬、弓形體病、犬絳蟲等病,最嚴重的是狂犬病的潛在危險。
小兒被貓咬傷或抓傷后,出現兵疹、甚至膿皰,一般1-3周就會消失,不留疤痕。常見頭、頸和下淋巴結腫大、疼痛,持續2-3個月,早期可伴有低勢、全身不適及流感樣癥狀,這些都是貓爪病的現象。貓也可能攜帶狂犬病毒的,大家都知道狂犬病毒的潛伏期很長的,所以沒有做疫苗的貓,主人被抓之后,開始的時候一定要用肥皂水多清洗幾遍,還要到醫院注射狂犬疫苗。
養貓的壞處有貓容易攜帶病菌
弓形蟲屬于細胞內寄生性原蟲,貓的確是它的最終宿主。貓的一生只在糞便中排泄蟲卵一次,也就是在它被
第一次傳染之后。當蟲卵被排出后,至少要2-4小時后才有可能帶有傳染性,所以,及時清理貓砂盆是非常有必要的。
養貓的時候,一定要做好疫苗免疫,因為貓是弓形蟲的宿主。貓是弓形體病得最后感染宿主,如果貓是帶有弓形體病的話,就會因為平時親吻、被舔而受到感染,成人有抗體的還好,但是如果是妊娠孕婦被感染,則弓形體會通過胎盤傳給胎兒,影響胎兒的發育,導致胎兒畸形、流產、早產等現象。
養貓而感染弓形蟲,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家貓恰好在你懷孕期間首次感染弓形蟲,2.感染后排出一生只有一次的蟲卵,3.在2-4小時后蟲卵帶有傳染性,而你正好接觸到糞便,4.直接食用到有蟲卵的糞便,或者間接性地通過口腔接觸到。
養貓的壞處有睡覺不舒服
睡覺姿勢會變得奇怪,生怕睡覺的時候翻身不小心壓到貓咪,而且如果貓咪先睡占了主人的位置,那主人多半是不舍得把小可愛弄醒的,只能根據貓咪睡覺的位置,主人貼著貓咪的輪廓睡。
養貓的壞處有費錢
燒錢。自從經濟獨立開始養貓,真的是操碎了心,開始為了它整天頭疼,為了我家這只小祖宗,我特地抱著到縣城里面找寵物醫生檢查身體,買了各種貓咪生活必需品,吃的用的玩的,一樣一樣的都擺列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