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養貓注意事項
家庭養貓注意事項
家庭養貓所需的常用器具有以下幾類:

(1)居住用具。
如貓舍、貓窩、貓籠、產箱或產窩等。
(2)飼喂用具。
如食盆、飲水器具、人工喃乳的奶瓶、煮燒貓食的器具等。
(3)排泄用具。
如便盆等。
(4)梳理用具。
如梳子、刷子、IJ喂子等。
(5)洗澡用具。
如毛巾、面盆、洗滌香波、電吹風等。
(6)磨爪用具。
如木制磨爪器。
(7)修爪用具。
如剪刀、指甲鉗、小砂輪、砂皮紙等。
(8)保定用具。
如保定袋、項圈等。
(9)玩具。
如小皮球、絨線球等。
(10)旅行用具。
如旅行箱等。
(11)診療用具。
如體溫表、一次性注射器、剪刀、鑷子、藥棉、紗布、繃帶卷等。
家庭養貓應常備的藥品有:
(1)消毒防腐類藥。
如75%乙酉孰酒精)、5%碘酌、2%龍膽紫.3%雙氧水、2%硼酸洽液、高錳酸鉀(用時配成0.1%濃度)、新潔爾滅(用時配成01%濃度)、來蘇爾(用時配成3%-5%濃度)等。
(2)除臭劑。
如新亞牌一噴靈除臭劑等。
(3)止瀉藥。
如次硝酸泌、矽炭銀片等。
(4)助消化藥。
如多酶片、酵母片等。
(5)止吐藥。
如甲氧氯普胺(胃復安)、阿托品、熟丙湯等。
(6)驅寄生蟲藥。
如左旋咪陛、丙硫苯瞇哩、毗睡酮、滅絳靈、貓防蚤、防虱項圈等。
(7)抗真菌藥。
如灰黃霉素、制霉菌素、克霉睽、達克寧霜等。
(8)解熱鎮痛藥。
如氨基比林、安乃近等。
(9)抗生素類藥。
如青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頭孢霉素、磺胺類藥物等。
貓咪注意事項及方法
養貓的注意事項如下:
幼貓時代最重要的是疫苗和驅蟲,幼貓容易感染貓流感等感染病,死亡率高,以預防為主,養貓要關門關窗,現在的樓層高,貓不小心跑出去可能會迷路找不到方向,從大樓上掉下來。

貓咪接種疫苗注意事項
貓咪在接種疫苗的時候,應該如何選擇預防針的種類呢?一般貓咪在什么時候才能夠接種疫苗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接種計劃
年輕幼貓的抵抗力比成年貓弱,容易因為一些病原體感染而造成小貓生病,嚴重的甚至會使小貓死亡。小貓剛出生時如果喝到母貓的初乳,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會在小貓體內形成保護力,降低小貓感染疾病的危險。這些初乳中的抗體也就是所謂的“移行抗體”,移行抗體會在小貓出生后50天慢慢開始下降。因此一般建議在小貓兩個月大時開始施打預防針,讓它的抵抗力能夠持續作用。
預防針的種類
預防針要打幾次?
在疫苗的接種計劃中有所謂的基礎免疫,就是當貓咪
第一次接觸到抗原時(預防針中的病毒),身體會開始制造特殊的抗體來對抗,但第一次的接觸總是生疏了點,所以產生的抗體力價就會較低,而且長時間之后,身體的免疫系統可能會逐漸淡忘這樣的抗原,所以在一個月之后必須再接種
第二次疫苗,身體就會產生激烈的免疫反應,于是產生的抗體力價就會達到高標準,以對抗日后可能的病原入侵。但日子久了,終究還是會慢慢遺忘,所以必須每年補強接種疫苗一次,重新喚起免疫系統的記憶。
預防針免疫注射流程表
常規的五合
一、三合一及傳染性腹膜炎都建議按這樣的接種流程進行,而狂犬病的基礎免疫則只需一次即可,但這四者都必須定期每年補強一次。常規的建議流程為貓咪2月齡時接種第一次五合一(或三合一)疫苗,于3月齡時接種第二次五合一(或三合一)及狂犬病疫苗,于超過3個半月齡時抽血確認冠狀病毒抗體呈現陰性,并接種第一次傳染性腹膜炎疫苗,于一個月后再接種第二次傳染性腹膜炎疫苗,之后就是每年補強一次五合一(或三合一)、狂犬病及傳染性腹膜炎疫苗,一直到變成貓天使之前都必須每年定期接種。
打了預防針后就一定不會感染疾病?
預防針對于疾病的防護力并不是100%,但的確可以提高貓咪對疾病感染的保護力。有些疾病發病時是沒有特效藥可以治療的,例如預防針中的貓白血病或貓艾滋病,而貓瘟在年幼小貓中也是致死率非常高的傳染病。因此,在貓咪健康的情況下,及早施打預防針可降低感染這些疾病的幾率,而每年的定期接種更可以維持貓咪身體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