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長綠毛是怎么回事
烏龜長綠毛是怎么回事
烏龜長綠毛,多數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專門培育綠毛龜,即把龜類基枝藻,藻類種植在龜背,此類藻類較纖長并且順滑,在龜身上特別漂亮,特別柔順;
2、在家養過程中,由于水質過于富營養化,即有機物過多,無論是食物造成還是龜糞便造成水中營養太多了,因此藻類過度繁殖。藻類過度繁殖后會附著在龜角質層,造成龜背出現較多綠毛。此類情況除影響美觀外,大部分不會造成額外影響,平常可以在換水時用軟毛刷對龜背進行刷洗。
烏龜為什么長綠毛
烏龜為什么長綠毛,我們聽說過一種龜叫綠毛龜,其實綠毛龜不是天生便如此,而是后天綠毛龜因受水質影響,導致水里苔蘚等物質浮到綠毛龜身上,導致烏龜身上長了綠毛,成為綠毛龜。有人覺得是不是因為水太臟導致烏龜才長了綠毛,事實上那綠毛正是水富含營養的證明,并不需要把綠毛去掉,反而非常有價值。
綠毛龜

綠毛龜其實是一種背上生著龜背基枝藻的淡水龜。它是將動物與水生植物巧妙的融合為一體的生物。因龜背上的藻體呈綠色絲狀,并長達25厘米,在水中如被毛狀,故稱綠毛龜。古稱神龜,是中國的瑰寶,歷來享有“活翡翠”、“綠衣精靈”、“綠毛神龜”、“千年神龜”的美譽,它與白玉龜、蛇形龜、雙頭龜并稱為中國四大珍奇龜。漢唐時,盛行養龜,許多文獻對綠毛龜有詳盡的記載,諸如:
“殷紂時太龜生毛”,“龜千年生毛,是不可得之物也。”在唐朝,綠毛龜被列為宮殿里的5大寶物之一,是價值不菲的珍稀水生動物,也是極佳的觀賞動物。
綠毛龜生活習性
綠毛龜棲息于丘陵地帶,半山區的山澗盆地和河流水域中,野外生活于河流、稻田及湖泊中,也常到附近的灌木及草叢中活動,白天多在水中戲游,覓食,晴天喜在陸地上,有時爬在岸邊曬太陽。
天氣炎熱時,常躲于水中、暗處或埋入沙中,縮頭不動。怕驚動,一旦遇到敵害或晃動的影子,立即潛入水中或縮頭不動。夜間出來活動、覓食綠毛龜雜食性,取食范圍廣喜食魚蝦、貝類、蝸牛、水草等食物,人工飼養一般投喂魚、蝦、肉或家禽的內臟。
綠毛龜繁殖
在自然界,綠毛龜的交配期為4--10月底,交配時間多在夜晚或清晨。交配前雄龜顯得很興奮,常尾隨雌龜之后,以頭部撞觸雌龜的肩部,雌龜不動時,雄龜爬上雌龜的背,前爪勾住雌龜的背甲前緣,尾部伸出交接器,進行交配。龜的產卵期為5--9月,7月為盛期,產卵時間多在夜晚。產卵前,龜先用后肢挖洞穴,洞穴口大底小,一般洞穴直徑40毫米,洞深80毫米。然后將尾部對準洞穴,后肢伸出,腳掌張開接卵。卵產完后,又用后肢撥土,將洞穴填平。綠毛龜每次產卵1--5枚,卵呈白色,長橢圓形。卵長徑40毫米,短徑21.5毫米。卵重11.9克。
烏龜長綠毛是怎么回事啊
烏龜長綠毛,可能是水中藻類植物陽光照射過多,藻類植物生長迅速,導致烏龜身上長了綠苔,可以在給烏龜換水時,用軟牙刷洗身體。還要保證每天它們在陽光下曬一個小時,這樣就可以避免它長綠毛了。
綠毛龜多數是黃喉水龜,這種龜趾間有蹼,能長期在水中生活,很少上岸活動,在剛毛藻或基枝藻生長的地方覓食活動時,如果適逢藻體成熟釋放孢子,則龜背就成為藻類孢子固著的良好基質,而黃喉水龜的分布地區和生活習性,又與這些藻類的生活條件最為接近,因此形成綠毛龜的可能性比較大。
注意烏龜需要經常換水保持干凈,不干凈的水會造成烏龜生病。此外,烏龜還需要大量的鈣質,應喂食含有大量鈣質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