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的雌雄辨別
烏龜的雌雄辨別
很多烏龜,有很多特征不同,像草龜,大小也算是區分方法之一。

我這里主要挑了幾個大眾化的特征:
公龜:尾巴細長,基部粗大,泄殖孔距離腹甲后端較遠,腹甲有輕微凹陷;
母龜:尾巴短,基部細小,泄殖孔距離腹甲后端較近,腹甲平坦無凹陷。
一般小龜,60克以上就能試著鑒定性別了,像尾巴粗細,泄殖腔距離腹甲后端都會慢慢變明顯
下面我就上圖片了,公的特地挑了我的大強公,特征算很明顯的了。
模特公鋸緣1.7斤,母鋸緣1.5斤,差不多大小,比較有可比性。
來看看尾巴粗細,基部大小吧!左邊母,右邊公,泄殖孔距離腹甲后端的距離一目了然
最后咱們來看看腹甲的凹陷
辨別烏龜雌雄的方法
1、泄殖孔、腹甲
泄殖孔就是烏龜排泄的地方,也就是尾巴凹下去的位置,公烏龜的泄殖孔靠近腹甲的位置,而且腹甲有些凹陷,泄殖孔在腹甲外面,孔洞是長方型的。母烏龜泄殖孔離腹甲遠一些,腹甲是平坦的,泄殖孔在腹甲里面,孔洞是圓型的。因為烏龜的生殖器都在身體內,不是裸露在外的,只要用手按壓烏龜的腹甲,公烏龜的生殖器就會暴露出來,而母烏龜則會流出少量的液體。通過腹甲區別烏龜公母的方式,在烏龜幼年時不是很明顯,成年的烏龜用這種方法會比較容易分辨。

2、尾巴、腿、龜殼
公烏龜的尾巴又粗又長,像一個三角形,一般體型較大一些,母烏龜的尾巴又短又細呈條狀,相較于公烏龜身材更加嬌小。公烏龜的前腿較長一些,母烏龜的腿較短。公烏龜的殼又短又寬,而母烏龜的殼又長又窄。
3、氣味
其實你只要用心觀察,就會發現公烏龜和母烏龜散發的氣味是不同的,公烏龜的氣味比較濃烈一些,有的人聞不慣,會感覺是臭臭的味道,而母烏龜的氣味相較更加淡。
4、顏色
區別烏龜的公母還可以通過觀察龜殼的顏色,公烏龜色斑多顏色一般呈深黑色,而且母烏龜大多是黃土色或者黃褐色。
烏龜雌雄分辨
烏龜雌雄分辨,烏龜經過交配后,雄龜的精子在雌龜的輸卵管中能存活很長時間并具有受精能力,而且如果雄龜數量過多,茌繁殖季節,常常會因為爭奪配偶而出現相互撕咬的現象.這樣不僅影響烏龜的正常發情、交配和產卵,而且也會造成水面和餌料的浪費,所以生產上雌雄烏龜的比例通常在(2:
1)~(3:1)。
2.親龜的放養密度
親龜對生活環境的要求較高,若放養密度太大,會對池塘水質的控制增加很大難度,極易導致水質變壞而產生一些有害物質,導致龜病的發生。
同時,密度太大時親龜有可能因食物和配偶而發生爭斗,影響其正常的發情交配。
但如果放養密度過小,經濟上就不合算。
因此,生產上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放養,以利于親龜的生長繁殖,提高經濟效益。
親龜的放養密度以每2平方米放1~2只為宜,每畝放養重量300千克左右,以不超過500千克為宜。
3.親龜的培育
要培育好親龜,必須為親龜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優質的餌料,通過科學的飼養,提高親龜的產卵量與卵的質量。
(1)放養前的準備工作:親龜放養前要預先對龜池進行清理和消毒。
烏龜是底棲動物,所以池塘底質好壞對龜的生長發育極為重要。
應將龜池中的磚頭、瓦塊、玻璃、樹枝、腐草等清除干凈,有條件的可以將龜池中過厚的淤泥清除到20厘米左右。
清除干凈后,池底最好曝曬1周以上,使有機物質得到充分氧化分解,曬死部分有害生物,最后適當注入新水,并使用藥物對池塘進行消毒.
常用的消毒藥物有生石灰、菜粕、漂白粉、二氯等,萁中以生石灰清塘最佳。
漂白粉、二氯、三氯這三種藥物遇水后分解產生次氯酸,它有強烈的殺菌和殺滅敵害生物的作用。
生石灰為最常用的清池消毒劑,遇水后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強堿性的氫氧化鈣,放出大量熱量。
氫氧化鈣是一種強堿,可以短時間內使池水的pH達到11以上,從而能迅速有效地殺滅池中所有的敵害生物、野雜魚類和各種病原體,并改變淤泥中的酸堿度,使池水呈強堿性反應,提高水的緩沖能力和使水中的膠狀有機物沉淀,澄清池水。
氫氧化鈣還能吸收二氧化碳形成碳酸鈣,它能疏松底泥,改善底泥的通氣條件,有利于有機物質的分解,減少氨氮和硫化氫的產生,從而減少龜病的發生。
生石灰干法清塘的用量一般為每畝60~75千克,帶水清塘的用量為1米水深每畝125~150千克。
清塘用的生石灰越新鮮越好,呈塊狀,吸水后潮解成粉狀的是熟石灰,不能作為清塘藥物。
生石灰清塘后,一般7天左右就可以放養親龜。
(2)親龜的培育:
①親龜的飼料:烏龜以動物性餌料為主,在人工養殖條件下,其餌料來源主要有兩類,即配合飼料和鮮活飼料(配合飼料有顆粒料和粉狀料兩種)。
配合飼料一般采用市場出售的烏龜專用飼料,用蛋白質含量達到要求的甲魚飼料、鰻魚飼料代替也可以。
配合飼料的蛋白質含量較高,但往往缺乏維生素,因此在調配這些飼料時,需要添加維生素或絞碎的瓜果蔬菜,以增加配合飼料中維生素的含量。
鮮活飼料包括魚、蝦、螺、蚌、蛙、昆蟲、蝸牛、蚯蚓、禽畜內臟、水草、瓜果蔬菜等,平時可用配合飼料和鮮活飼料混合喂養。
親龜產卵前需要強化培育,最好是增加魚、蝦、螺、蚌等鮮活飼料的投喂,并適量添加一些微量元素和礦物質。
②投喂方式:飼料的投喂要做到“四定”,即定時、定點、定廄、定量。
定時:龜的攝食量隨水溫的升高而增加。
水溫15℃以下基本上停止攝食,因此,水溫25℃以下時,每天投喂一次即可,投喂時間以15:00左右為佳;水溫25℃以上時一般投喂兩次,上午一次在7:00~8:00時,下午一次在17:00--18:00時。
要注意盡量避免中午投喂,
第一個原因是溫度太高,龜的活動少,不大攝食;
第二個原因是投喂的配合飼料或鮮活飼料蛋白質含量較高,高溫下很容易腐敗變質,烏龜進食后容易患病。
定點:飼料應投喂在固定的位置上(一般都在龜池的北側貼近水面的池坡或餌料臺上),可使親龜養成定點攝食的習慣,同時有利于檢查親龜的攝食情況和清除殘餌.也便于食場的消毒。
定質:一定要投喂高質量的飼料。
無論是配合飼料或鮮活飼料必須新鮮,堅決杜絕腐敗變質的飼料,高溫季節尤其應該如此。
飼料的營養成分必須能夠滿足親龜生長、發育的需要,而且其適口性要好,親龜喜歡攝食。
當龜習慣某種飼料后,如果突然改喂另一種飼料,往往會因為對新飼料不習慣而減少攝食量,為此,新舊飼料應先混合喂養一段時間,再逐日減少原來飼料的比例,增加新飼料的比例,讓龜對新飼料有一個適應過程。
定量:烏龜的攝食量取決于氣溫的高低,另外天氣的突然變化和池塘水質的好壞對烏龜的攝食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投喂量作相應的調整。
生產上通常以每次投喂1~2小時后略有剩余的量為適宜的投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