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小狗怎樣驅蟲
幼犬小狗怎樣驅蟲
對于幼犬來說,建議是在滿6周齡,斷乳后就可以進行體外驅蟲,而體內驅蟲建議是在幼犬滿8周齡左右開始進行。驅蟲周期是綜合藥物作用時期和寄生蟲生長周期來考慮,建議是每月進行一次體內外驅蟲,常用的體外驅蟲有滴劑跟片劑,體內的為內服風味片,人的驅蟲藥和寵物用的驅蟲藥不同,容易引起藥物毒性,千萬不可投喂人的驅蟲藥,另外給幼犬驅蟲,不要給它洗澡,并和打疫苗的時間錯開,以免使兩種藥物互相作用產生影響。給幼犬驅蟲,建議在熟悉的環境下進行,避免應激,還需注意不要讓幼犬舔到外用驅蟲藥,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可以短暫佩戴伊麗莎白圈。

幼犬咬人怎么教育他,怎么訓練小狗不咬人
幼犬有咬人的行為,就要及時呵止,并將它關籠子或者快速走開,不管它怎么叫都不理它,等它安靜后再和它玩。幼犬和主人玩時,出現咬手咬腳的情況,可以直接打它的頭,并將它推開,過一會兒再和它玩,沒有咬人的行為再獎勵它。
幼犬咬人的教育方法

幼犬出現咬人的行為,就需要及時進行呵止,并將它關進籠子,或者快速走開不理它,盡管它怎么叫,怎么纏著主人都不理它,等它平靜下來再和它玩。
幼犬在和主人玩耍的時候,不知道怎么與主人進行交流,就會出現咬手咬腳的現象,一定不要縱容,可以用手輕打它的頭,并將它推開,多重復幾次就不會咬人了。
幼犬喜歡咬人在教育之后,和它繼續玩游戲,如果全程沒有出現咬人的現象,就需要給它一點獎勵,使它養成不咬人的好習慣。
幼犬期小狗的食譜
幼齡時期是生長發育最快,最易培養,也是發病和死亡數最多的階段。因此,這個階段我們必須了解幼犬的生長發育規律和生理特點,給以科學的照顧。幼齡時期是犬生長發育的主要階段,身體增長迅速,因而必須供給充足的營養。
斷奶后的幼犬,由于生活條件的突然改變,往往顯得不安,容易生病,這時要選擇營養好、味道好、易消化的食物。
3個月內的幼犬每天至少喂3-4次。可采用少添勤喂的方法。少添勤喂可使幼犬總有不飽之感。不至于厭倦、挑食。
4-6月齡的幼犬,食量增大,體重增加很快,每日所需飼料量也隨之增多,每天至少喂3次。
6月齡后的犬,每天喂2次即可。新購幼犬的食譜,應先按原犬主的食譜喂,逐漸轉換。
2個月以內的幼犬腸胃功能不太強健,應將狗糧泡軟,飼喂。沒有條件的也應喂以稀飯、豆漿并加入適量切碎的魚、肉類以及切碎煮熟的青菜。切忌喂食牛奶,如果必須補充哺乳,也應盡量選用專用的狗奶粉或高鈣的脫脂奶粉。
2個月以后的幼犬即可使用專用的幼犬犬糧了。為了降低花銷而又不影響幼犬的營養,可將豬、牛、雞肺臟之類的臟器煮熟切碎后,與青菜、玉米面等熟食混勻后喂犬,這樣既經濟,犬又愛吃。最好在每次日常運動后讓犬喝些葡萄糖水(1-2湯匙葡萄糖粉,加入適量的清潔水)。幼犬的飼料中應補充鈣和維生素,如鈣片和金施爾康之類的,這對牙齒和骨骼的生長都是必需的。尤其是骨架較大的純種犬,如拳師犬、大丹犬等,幼犬時期更需要鈣質。
至1歲后,由于狗狗已進入成熟期,牙齒和骨筋的生長已趨穩定,鈣的需要量相對減少,但每日應有適量的室外運動,經過紫外線的照射,以便于鈣質的吸收。幼犬活力充沛,蹦蹦跳跳,所耗的體力比人類的BB相差甚遠。所以幼犬所需營養以蛋白質最重要。蛋白質能令幼犬的肌肉及纖維發達。但這些蛋白質一定要容易吸收,并非吃得多就可以。身為聰明的主人必須要去認識高質素的狗糧,因為幼犬在成長時期進食及吸收到的營養會影響它日后的健康狀況。幼犬的胃幼小,如喂飼低質素的食物,小狗很快便會飽而應有的營養仍未能吸收到。反之喂飼高質素的食物,小狗便可吸收到應有的蛋白質而不會過于因食量大而過重過肥。均衡的營養是十分重要,除了蛋白質外,鈣質和淀粉質有助幼犬的健康發育。
有許多主人以為不停給小狗喂食,會使小狗壯健些,其實這是非常錯的觀念。過量會使幼犬骨架發達太快而導致骨架結構畸型。而且質素低的食物只會令幼犬肥而肌肉松。過肥的幼犬到成犬期容易患心臟、腎臟病癥。高質及均衡的營養不但能使幼犬肌肉結實,還會使披毛美麗潤滑有光澤,腸胃好亦會減少幼犬口臭及體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