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的飲食習性
狗狗的飲食習性
狗狗為天生食肉的動物,但犬食用的食物范圍也很廣。在野外時,它們偶爾也會吃些草、果實等植物,盡管如此狗狗從天性上來說還是屬于食肉動物。家養的狗狗與其祖先獲取食物的方法已有所不同,它們對食物的選擇也有所改變,但它們內在的飲食習慣是固定不變的。

一些狗狗并不挑食,而另一些狗狗,特別是那些巨型和微型狗則極為挑食。狗狗比較喜歡食肉,不喜歡吃糧食,而且它們可能會更鐘愛某種肉,例如,牛肉。它們喜歡各種口味且尤其偏愛甜食及較咸的味道濃重的食物。食物的氣味也很重要,因為,這會影響它們的胃口。
大部分的狗會樂于每天吃同一種食物。如果其飲食均衡,營養充足,那么,這種飲食習慣就是合理的。但許多狗狗還是喜歡吃變化的食物,即使剛開始時它不能適應新的食物甚至會產生腹瀉。所以,您為它選擇的新的食物最好與它們通常所吃的食物種類相同。
大多數狗狗每天吃一頓,但如果對它們的飼喂次數有所改變,它們也會很快適應。在野外,狗可能幾天中只能吃到一頓飯,即使這樣,大多數狗狗還是更喜歡一天多餐。無論您一天飼喂幾次,只要食物攝取量能滿足能量的需求并且食物中營養均衡、充足,就可以使您的狗狗保持健康。
對大多數狗而言,如果您無限制地為其提供食物,它就會進食過量,但這也因犬而異。狗會超量進食的習慣可能與它從前在野外的生活有關---那時它們可能幾天也抓不到獵物。所以,當它們吃東西時會保衛自己的食物,甚至會因此抵抗那些比它們強大的動物。在家中,您應訓練自己的狗狗從小就學會放棄自己吃不了的食物。盡管如此,您仍不應讓孩子們接近一條正在吃東西或啃骨頭的狗。
狗的營養及習性
習性狗的消化特性
狗在動物分類學上屬于肉食目。狗的祖先以捕食小動物為主,偶爾也用塊莖類植物充饑。狗被人類訓養后,食性發生了變化,變成以肉食為主的雜食動物,但素食也可以維持生命。即使如此,可它們現在仍保持以肉食為主這樣一個消化特性,如狗的牙齒,上下頒各有一對尖銳的狗齒,體現了肉食動物善于撕咬獵物的特點,狗的臼齒也比較尖銳、強健,能切斷食物,啃咬骨頭時,上下齒之間的壓力可達165千克,但不善咀嚼。因此,狗吃東西時真是“狼吞虎咽”,很少咀嚼。

狗的食管壁上有豐富的橫紋肌,嘔吐中樞發達。當吃進毒物后能引起強烈的嘔吐反射,把吞入胃內的毒物排出,是一種比較獨特的防御本領。狗的唾液腺發達,能分泌大量唾液,濕潤口腔和飼料,便于咀嚼和吞咽。唾液中還含有溶菌酶,具有殺菌作用。在炎熱的季節,依靠唾液中水分的蒸發散熱,借以調節體溫。因此,在夏天我們常可以看到狗張開大嘴,伸出長長的舌頭就是為了代替發汗散熱。狗胃呈不正梨形,胃液中鹽酸的含量為0.4~0.6%,在家畜中居首位。鹽酸能使蛋白質膨脹變性,便于分解消化。因此,狗對蛋白質的消化能力很強,這是其肉食習性的基礎。
狗在食后5~7小時就可將胃中的食物全部排空,要比其他草食或雜食動物快許多。狗的腸管較短,一般只有體長的3~4倍,而同樣是單胃的馬和兔的腸管為體長的12倍。狗的腸壁厚,吸收能力強,這些都是典型的肉食特征。狗的肝臟比較大,相當于體重的3%左右,分泌的膽汁有利于脂肪的吸收。狗的排糞中樞不發達,不能像其他家畜那樣在行進狀態下排糞。
狗對蛋白質和脂肪能很好地消化吸收,但因咀嚼不充分和腸管短,不具發酵能力,故對粗纖維的消化能力差。因此,給狗喂蔬菜時應切碎、煮熟,不宜整塊、整棵地喂。
營養狗與蛋白質
蛋白質是狗生命活動的基礎,占“干”體重的一半,是體內除水分以外含量最多的物質。體內的各種組織器官,參與物質代謝的各種酶類,及抗體都是由蛋白質組成的。在肌體損傷時,蛋白質的需求量更加大,用來修復細胞和器官。
構成蛋白質的基本物質是氨基酸。食物中的蛋白質經消化而轉變為氨基酸后才能被機體吸收利用。氨基酸可分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指狗自身不能產生或產生不足的氨基酸,必須從食物中吸取。非必須氨基酸是指可以從其他氨基酸轉換而來的。在營養缺乏時,非必須氨基酸的合成要消耗必須氨基酸。所以在配置食物時,要注意營養搭配,不要只途數量。
蛋白質缺乏,會使狗體內蛋白質代謝失去平衡,引起食欲下降、體重減輕、生長緩慢、血液內蛋白質含量降低,使免疫力降低。公狗精液品質下降、精子數量減少。母狗發情異常、不受孕,即使受孕,胎兒也常因發育不良而發生死胎或畸胎。但過量飼喂蛋白質不但造成浪費,也會引起體內代謝紊亂,使心臟、肝臟、消化道、中樞神經系統機能失調,性機能下降,嚴重時發生酸中毒。一般情況下,成年狗每天每千克體重約需48克蛋白質,而生長發育時期的幼狗約需9.6克。
營養狗最需要水
水是狗的必需營養物質。成年狗的體內約含有60%的水,幼狗的比例更高。水是狗新陳代謝的必需物質,有水的參與才能使肌體的內分泌以及細胞結構保持正常狀態。另外水分的蒸發通過體表和呼吸系統與外界構成熱交換,可以降低體溫。營養物質如果沒有溶解在水里,就不能被充分吸收,特別是病狗,如果缺水就無法恢復健康。
狗可以兩天不吃飯,但不能一日無水,缺水達20%就有生命危險。在正常情況下,成年狗每天每千克體重約需要100毫升的水,幼狗每天每千克體重需要150毫升水。高溫季節、運動之后或飼喂較干的飼料時,應增加飲水量。應全天供應飲水,任其飲用。
狗狗的習性大集合
狗和狼起源于同一個祖先,有部分科學家認為印度灰狼就是狗的直接祖先。
雖然經過長時間演化,可是狗還是保有這些狼的本性,但群居的對象已由同類擴大到飼養它們的人了。
在家中,狗把每個家人都當成族群之中的一份子,和我們一起生活,一起游戲,一起狩獵(外出散步)。
在與人類共同生活的時間里,感覺敏銳的狗兒已在我們不知不覺中,為自己于家中的階級地位來定位。
也就是它們清楚的知道:
誰是家里面的阿爾發狗,而哪些人只不過是自己的玩伴罷了。
于是就產生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狗兒對于某些人的命令非常服從,對某些人又是愛理不理,而之所以會有這種結果,就是家中每個人與狗相處的方式及管教的態度皆不相同所導致。
了解狗兒群居的原始本性,我們可以得到幾點結論:
狗之所以容易接受訓練,就是因為它保有在族群中服從領袖的天性。
(因為貓是獨居的動物,自主性強,故難以訓練)。
狗在家里面的地位,是由家中每個人對它的期望、態度及相處方式所共同決定。
要教狗能夠服從命令(控制這只狗),先決的條件,就是先讓自己成為狗老大。
大多數的狗都有共同的習性:
團體:狗是團體性動物,擁有與生俱來的團體意識。具有保護主人或家族的本能,而且這種伙伴心態,可以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發揮出來。它可以明白即使是和自己不同種類的動物,只要住在一起的就是伙伴,所以它可能會對別人家的貓兇神惡煞,卻對自家的貓溫柔有加。
性格:品種不同性格也就不同。如果能確實知道它們性格的變化,再來訓練它們就比較容易。按其特性大致上可分為以下幾點:
A、喜愛玩的狗屬社交性,具協調性,不太對他人起疑心,不會一聽到聲音就立刻反應,盡管你對它怎么兇,怎么強迫它,也不會引起它的厭惡感,而且也不會生氣很久,容易飼養,也容易訓練。但另一方面,它也容易耍賴,有時候,它喜歡自行活動,只責罵幾句,它可是不會聽你的。
B、個性自我意識強,膽子大的狗,比較有競爭性,所以容易與主人爭奪主導權。
C、屬于神經質的狗,會注意任何一件小事,常感覺不安,可能是缺乏安全感或曾遭遇到恐怖的經驗。
D、敏感的狗比較內向,對外來的刺激反應很快,記憶力也特別好,只要有一次無端挨罵的經驗,它就會將所有的事都聯想在一起。
E、強烈依賴主人的狗,缺乏忍耐力,難以獨立,很容易成為在家一條龍,出外一條蟲的狗。
主客顛倒:狗并非始終不二地對主人服從,一有機會,它便會顯現想登上最高位的本能。一旦幾次縱容它,或任其反抗,它就會認為人比自己弱,而逐漸失去服從性,而且想要支配人家。“狗是人養的”人類的這種心態與想法不易變化,不過對狗而言,主人若無法使用精神領導的話,事情就大了。它想爭取
第一順位時,根本不會認為你是人類,而是把你當成同類來對待。
做記號:狗有各式各樣的勢力范圍。為了保護自己,免受外來侵犯,不得不做記號來表示自己的勢力范圍。比較膽小的狗或是幼犬,之所以不敢在外面小便,也是因為怕侵犯到大狗的勢力范圍。幾乎都是公狗才會做記號,偶而也有女權運動的母狗,和公狗一樣抬起腿來小便。
緣份:狗和飼主之間有緣份存在嗎?人與狗之間的緣份,還是要靠雙方的感情表現方式能否契合來做結論。慢吞吞的人,絕對不能和敏銳的狗配在一起,脾氣剛烈的人,若配上一條慢郎中型的狗,也是絕對不適合。但是如果從小就開始訊練,它長大后會逐漸與主人的個性愈來愈像。當然,人既然能和各種不同個性脾氣的人交往相處,和不同脾氣的狗相處應該也不是問題吧!
自我本位:狗是基于自己的本能工作。它們一些看起來像是為主人而做的事情,實際上完全是它們本身的狩獵欲望及追逐的生理本能,想突顯自己比別只狗強的斗爭心的表現。它們并沒有如人類所想的那樣,會為主人盡心盡力工作的意識,它們純粹是基于本能地去表現,這就是它們的自我本位。不過,當主人或家族等關系親密的人遭遇危險時,狗基于對人類強烈的伙伴意識,常會有讓人意外的表現。
反省:狗是不會反省的。狗在大搗蛋被罵后,會有道歉似的態度,愧疚的舉止表情,偷偷躲到隱密處等,雖然它一副下次不敢了的可憐表情,但它可不是在反省說:“都是我的錯,下次不敢了,請原諒我!”它們是沒有做壞事的意識存在,有的只是被主人罵的恐懼而已,所以才會有那種深具罪惡感的表情。狗本身玩的意識完全取決于好玩與否,也就是看它高不高興,所以你一定要控制它,以免它玩瘋了。
順位: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將狗牽住后,其它所有家人包括平常喂它吃飯的媽媽,帶它散步及陪它玩耍的姐姐及什么事也不做的爸爸在遠處一字排開,然后將狗放開,在所有家人一起呼叫下,看狗狗第一個跑向誰。
當然每個家人都認為一定是自己,但特別來賓都認為它會第一個跑向媽媽或姐姐,爸爸因為什么都不做,一定不是他,結果跌破眾人眼鏡,狗狗第一個居然跑向爸爸,爸爸之得意的,媽媽和姐姐則很哀怨。
然后爸爸走開,剩媽媽和姐姐,它這次選擇跑向姐姐,姐姐總算覺得有點欣慰,媽媽則更哀怨了,最后只剩媽媽一個人,它當然跑向媽媽啦!沒錯,雖然它是被人類所飼養,但卻不認為自己的地位最低,它常自己判斷自己的順位在男主人之后。
狗對于順位的排行總是:
男主人第一,狗自己排行
第二,小孩和自己同類排
第三,排行最后一定是女主人。
對強者的服從心,一定是顯示給心里尊敬的人,不是因為誰給自己食物就服從他,而且,對親密的小主人,都未必有同樣程度的服從。
說謊:狗會用行為說謊。狗常假裝腳痛,或故意裝做不舒服的樣子,想引起人們的注意與關心。有經驗的狗,也會為了怕挨罵或為了被夸獎而跟著主人動作。
敷衍、掩飾:有的狗碰到對自己不利的事或不喜歡的事,不是立刻躺下來,就是發出可憐的悲鳴,來借機逃避。這種行為就是因為經歷很多次類似的經驗而產生的敷衍方法。一旦它想敷衍、假裝的時候,千萬不要被它的樣子所左右,該做的要做,該罵的也要罵。
思考:狗是不會思考的。狗不會思考自己的生存意識,它不可能去想“狗應當如何與人類相處融洽”這種問題,它和這類哲學思想無緣。
智能:約人類
二、三歲程度。從感情表現、應對能力、思考力、理解度,及對事物的適應性、順應性等來看,狗約有
二、三歲幼兒的智力。一般認為,狗的年齡或訓練都可以提高它們的智能。狗的求生意志的智力,甚至可以比美
五、六歲的小孩。
學習:狗的行為可分本能的學習及人類的教導兩類。所有稱做技藝的動作幾乎它們都能學習。但如果是計算、推理、空間的想象,或未來的事情等,就無法教它了。
行動基準:狗的行動基準是視線的高度。狗以眼睛高度的水平視野做為行動準則。從上面下來的壓迫感會使它不安,若采低姿勢,它便會肯靠近,如果比它眼睛看到的高度更低時,會使它更安心。所以,要討得狗的歡心,可以像對小朋友那樣,蹲下來與它說話。
右撇子:狗的弱點在右邊,會為保護右邊而行動。狗在感到不安想自我保護時,把右邊靠向安全地方的這種習性,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大部份的狗對于右側具有方向性,與人一樣,在迷路時,下意識一直朝右走,被追趕時,也常往右逃跑。
洞悉:狗會識破人類心里的謊言,譬如主人假裝喝斥的場面,或是虛偽的稱贊,它都會認真地拒絕接受。它像小孩子一樣,分辨得出誰是真正喜歡自己的人,誰是敷衍稱贊兩句的。狗會懷疑,人類為什么要如此做作,卻很難對人類抱持一種猜疑心,把人類當成是無法理解的動物。
回家的能力:基本上,狗具備有回家性或方向感的本能,但這完全是由經驗培養出來的能力,對于沒有到過外面的狗,把它放到很遠的地方,再要它回家是很困難的。可千萬不要為了試驗看看你的狗有沒有回家的能力,而把它放到別處后自己就走了,不然萬一它沒回來,你和它都要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