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外部形態特征
狗的外部形態特征
狗在動物分類學上屬脊椎動物,哺乳綱,食肉目,犬科,狼、狐、貉、豺也同屬犬科。狗是以肉食為主的雜食性動物,家養時,素食也可維持它的生命。狗也屬于調和性動物,各種狗的身體長得都較勻稱,而且矯健敏捷,被科學家公認為是“非特化動物”。狗的整個體軀是前高后低,以利于前肢的運動,它的胸深為體高的一半。當然,狗的大小則因品種不同而異,最高的狗可達1.1米,長得好似小牛一般;最矮的狗只有15厘米高,古人的衣袖很大,小狗則可放在古人的袖筒內,所以這種微型品種的小狗也有“袖犬”之美名。據報道,最重的狗有130千克,最輕的狗只有1.5千克。

狗的品種繁多,體態各異,大小也不一樣。它的外形一般由頭、軀干、四肢及尾巴等組成。狗的體格雖差異較大,但解剖構造相同,狗有225-230塊骨頭,構成狗體堅固的支撐系統,對內臟器官起保護作用,并為疾速奔跑打下了基礎。頭部以兩眼為界分為額部與顏面部。頭部的外形有其品種的特征,按其長度可分為長頭型、短頭型、中頭型。額部較短,在頭部上方,內有發達的大腦。顏面部較長,向前突出口鼻。狗的鼻子特別長,約占顏面的2/
3,鼻內嗅神經極發達,嗅覺細胞密布于鼻腔內,嗅覺非常靈敏,經測定其嗅覺靈敏度比人的高1200倍。能嗅到稀釋一百萬分之一的冰醋酸,特別對動物性脂肪酸更敏感。但狗嗅覺記憶易消失,約保持6周左右。其鼻腔很長,有利于對空氣中微細的氣味進行分析和鑒別。狗的口鼻兩側有較硬的長毛,具有觸覺器官的功能,能根據刺激部位和刺激性質的不同,產生相應的反應。額部兩側有耳朵一對。耳由軟骨構成,柔軟而有彈性,能隨音波的方向轉動。狗的機靈與聽覺的靈敏有關,它的聽覺遠遠超過人的聽力,它的聽力閾值為人的1/
16,比人的聽覺靈敏度高16倍,可聽到5.5萬赫茲。不同品種的狗,耳廓有不同的形狀,也是各品種狗的特征之一。有直立耳、半直立耳、垂耳、蝙蝠耳、紐扣耳、薔薇耳、斷形耳等。如博美狗,耳小而直立,有軟毛覆蓋;小型貴婦犬,耳根低,耳長而寬,接近頭部下垂,有豐滿的飾毛等。狗的視力較弱,每只眼睛具有單獨的視野,它的視覺不如人,不過對移動著的物體感覺靈敏。它的視野比人的大,人的兩眼視角為
1800,而狗為2500。視力卻僅為20-0米,狗的眼睛是色盲,對顏色的分辨可說是無能為力。狗的夜視能力比人強,能在微弱的光線下辨別物體,這是因為狗的祖先是夜行性動物。狗的頸部較長,高舉在軀干的前上方,自由轉動靈活,有助于提高偵察能力。狗嘴和牙齒的長相及咬合情況,因品種不同而異。狗嘴的形狀不同,有的狗口吻非常短,且吻端較闊,如日本獅子狗;有的狗口吻不粗不細,而頰部不張開,如卷毛比雄狗;而哈巴狗的口吻就很短,呈棱角形、不向上彎曲,可見嘴的形態是狗的各品種的特征之一。夠的牙齒可分為門齒、犬齒(尖牙)和臼齒,門齒有6對,上下各6個,其功能以啃東西為主;犬齒最為銳利,共4個,其功能以撕肉和搏斗為主;其余如前臼齒(4對)和臼齒(2對半)的功能為啃骨頭和嚼肉。狗齒有兩副牙齒,與其他哺乳動物一樣。幼狗時的牙長得小而尖,長到6~8周齡時,乳齒長成,長到14周齡開始換牙,先換兩顆上門牙,然后再換其他牙,直至115日齡時,新牙全部長成,共42顆,幼狗的新牙是長得很快的。狗的不同品種,其牙齒的咬合情況也有差異。如拉薩獅子狗的齒為切斷咬合;馬耳他狗的齒為水平或剪狀咬合;卷毛比雄狗的齒為鑷狀咬合;蝴蝶狗的齒為夾狀咬合(上頜門齒在下頜門齒稍前面,與下頜門齒咬住);日本狐貍狗的齒為鉗狀咬合。狗口腔的形狀和大小,因品種不同,其差異也很大。如小型貴婦狗,口吻長而直,唇部緊貼;中國冠毛狗,嘴長而尖;北京狗的口腔長得口吻短而寬闊,皺紋顯得很好看,嘴唇則呈水平,所以口腔的形狀有其品種的特異性。然而,不論狗的口腔外形如何不同,但它們的功能卻是相同的,都具有采食、咀嚼、混合唾液和發聲等機能。狗的舌頭是由舌骨、舌肌組成的內質器官,位在口腔底部,舌前端游離部分為舌尖,向后延伸部分為舌體,舌根是舌腭弓之后并附著于舌骨。舌表面有味覺感受器,可辨別食物的味道,當口腔在進行咀嚼、吞咽等動作時,舌還可起到攪拌和推跌食物以及活塞的作用。狗的味覺功能最差,吃東西時很少咀嚼,幾乎是在吞食。狗不是通過細嚼慢咽來品嘗食物的味道,主要是靠嗅覺和味覺的雙重作用在吞食。軀干部包括頸部、胸部、腰腹部和尾部。由前肢和后肢支撐,使身體高離地面,有利于奔跑、跳躍。背胸部有心肺器官,腰腹部內有消化器官和部分排泄生殖器官,薦部下為骨盆,容納著消化器官及排泄生殖器官的后段。胸腹部下有乳頭,一般為4-5對。
第一對在胸部,其余3-4對以一定間距排列在腹部。狗的腹部非常緊湊,向上收縮,俗稱上卷腹,有利于奔跑、跳躍和追捕。狗的前肢以肩、臂與胸部相連,后肢與腰薦部相連,相連處肌肉發達,構成臀部。背部平直而又寬闊,胸廓呈橢圓形,容量大,而且還具活動性。腰部短而寬,肌肉相當發達,微凸起。尾部是犬的品種的特征標志,有卷尾、鼠尾、鉤狀尾、螺旋尾、直立尾、旗狀尾、叢狀尾和鐮狀尾等。狗的被毛由絨毛和長毛組成,遍布全身,僅鼻端、趾枕和乳頭皮膚上無毛。短毛狗則沒有被毛,僅以稀疏、柔軟或呈線條狀的短毛沿頸上部和背部分布。毛的類型或長度具有品種的特征,常見有直毛、彎曲毛(逐漸向一個方向彎曲)、折返毛(明顯向一個方向彎曲)、波浪毛(沿毛的中心線向兩側彎曲)、環形毛或螺旋毛(形成環狀或螺旋狀)。毛色也多種多樣,有純毛犬、雜毛犬或花犬。狗的被毛每年有兩個掙毛期,晚春時冬毛脫落,并更換為夏毛,晚秋初冬開始更換夏毛。觸毛則長在唇、顏部、眉間和腳趾等處,又長又粗,毛的根部還富有神經末梢,有很強的敏感性。狗體表的汗腺很少,只有在趾墊間、鼻端等少數地方可分泌汗液,所以狗很難通過汗腺散發體熱,在炎熱季節,狗之所以常要張開大嘴,伸長舌頭,其目的就是為了盡快散發自己體內的熱量。狗是恒溫動物。健康狗的正常體溫為37.5℃-39.O℃,心率為80-120次/分鐘,呼吸為15-30次/分鐘,狗約可活15-20年。
意大利灰狗的形態特征
肩高13~15英寸頭部:
頭窄而長,鼻子很尖,止部不明顯。

腦袋相當長,幾乎是平的。
口吻長而纖細、秀氣。
鼻鏡顏色暗,顏色可能是黑色、褐色或其他與體色相配的顏色。
淺色或局部著色的鼻鏡屬于有缺陷。
剪狀咬合,嚴重的下頜突出或上頜突出都屬于有缺陷。
眼睛顏色暗,明亮,聰明,中等大小。
淺色眼睛屬于有缺陷。
耳朵小,輕巧;非警戒狀態時,耳朵都向后面摺,以適當的角度摺向腦袋。
立耳或紐扣耳都屬于嚴重缺陷。
頸:
長,細且形成優美的拱形。
身軀:
長度適中,連接緊湊;從側面看,馬肩隆、背部曲線和向下的后軀,形成向上拱的弓形,弓形的最高點在腰的起點處。
胸:
深而窄。
尾巴:
細長,末端尖,呈曲線狀。
長度正好到飛節。
尾根位置低,尾巴放的也很低。
卷尾屬于嚴重缺陷,甩尾也屬于有缺陷。
肩:
長而傾斜。
前肢:
長而直,位于肩膀下合適的位置;腕部結實強壯,骨骼纖細。
足爪:
足爪呈適合的拱形(兔形足)。
可以切除狼爪。
后軀:
后肢長,大腿肌肉發達;從后面看,兩條后退平行,飛節向下,后膝角度適合。
足爪同前肢。
被毛:
被毛精細而柔軟,毛發短,摸上去,象緞子一樣光滑和柔軟。
顏色:
除了斑點和帶黃褐色斑紋(通常是其他品種才有黑底帶褐斑的顏色)屬于失格,其他任何顏色和斑紋都可以接受。
步態:
步伐大,不受拘束,前腿和后腿在同一直線上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