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狗的人容易得癌癥是真的嗎,養狗不致癌反而能預防癌癥
養狗的人容易得癌癥是真的嗎,養狗不致癌反而能預防癌癥
養狗的人容易得癌癥這種說法不足以相信,癌癥沒有傳染性,狗得癌癥后不會傳染給人。不過狂犬病、寄生蟲病卻是養狗的人容易得的病。狂犬病的危害大,傳染性強,致死率極高。寄生蟲病會使人得皮癬等皮膚病,甚至會使孕婦流產,影響胎兒正常發育。

一、養狗的人不會因此得癌癥
如今養狗的人越來越多,但也有一些人聽聞養狗容易得癌癥而不敢養,養狗的人容易得癌癥是真的嗎?雖然狗狗確實會得癌癥,但癌癥不具有傳染性,因此狗狗的癌癥并不會傳染給人類,養狗的人也不會因為狗狗而得癌癥。人之所以會得癌癥,主要還是與其自身長期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相關。而且養狗不僅不致癌,狗狗甚至還能從主人身上嗅出癌癥。當主人患癌后,狗狗可能會用一些奇怪的動作來提醒主人。
二、養狗的人容易得的2種病
1、狂犬病
對于養狗的人來說,狂犬病的危害非常大。人一旦感染狂犬病并發作,致死率幾乎百分百。狂犬病毒主要存在于寵物狗的神經組織與唾液里,因此被狗咬傷或抓傷的人感染狂犬病的幾率很大,所以狂犬疫苗是每一只寵物狗必須定期接種的疫苗。
2、寄生蟲病
如果寵物狗感染了跳蚤、螨蟲等體外寄生蟲,主人在與狗狗接觸時會被傳染,出現皮膚紅腫、瘙癢等癥狀。主人如果與真菌感染的狗狗親密接觸,也容易感染皮癬等皮膚病。同時,蛔蟲、鉤蟲等體內寄生蟲也可以通過狗狗傳染給主人,尤其是弓形蟲,孕婦被傳染后可能會出現流產、胎兒畸形的情況。
養狗的人容易得癌癥是真的嗎
養狗的人容易得癌癥這種說法不足以相信,癌癥沒有傳染性,狗得癌癥后不會傳染給人。不過狂犬病、寄生蟲病卻是養狗的人容易得的病。狂犬病的危害大,傳染性強,致死率極高。寄生蟲病會使人得皮癬等皮膚病,甚至會使孕婦流產,影響胎兒正常發育。
哪些狗容易得癌癥
狗狗是我們人類最重視的動物伴侶,陪伴我們走過許多快樂的時光,不幸的是在其一生中有半數的狗寶貝,必須面對癌癥的威脅,而25%會死于癌癥(

ActaVetScand,2005;46
(3):
105-120)。有些高風險品種則較一般品種容易罹癌。
一般品種的癌癥風險評估,每年定期抽血檢查犬癌敏一次即可,高風險品種則建議縮短時間,每6個月定期抽血檢查一次。
那么,不屬于高風險品種的狗是否就不會罹患癌癥呢?
不是的,因為有許多類型的癌癥發病率和品種的不同沒有關系。另外,專家也告訴我們,混種犬和一般品種的罹癌風險是一樣的,甚至風險更高。
由于癌癥的罹患率隨著狗狗的高齡化持續增加,寵物癌癥的照護及預防自然也和國外先進國家一樣,成為國內飼主最關心的寵物健康課題。
形成癌癥的多種原因大多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為了能預防及早期發現癌癥,除了要減少環境中罹癌的因子,給予適切營養,并適時給予抗氧化營養補充品外,也要定期作癌癥健康檢查,尤其定期癌癥健康檢查更是早期發現癌癥的關鍵。
定期癌癥健康檢查:
1?10歲的狗狗至少每年一次,包含抽血腫瘤標志檢查,糞便檢查和血液檢查。
5歲以上開始要邁入癌化高峰期,即使外觀健康狀況看起來正常的情況下,還是應該要做較詳細的全身健檢,項目應包含腫瘤標志、血液、胸腔X光和肝腎功能等檢查,若屬于癌癥高風險品種,或是無作節育手術的狗狗,建議可縮短腫瘤標志檢查的時間,每隔三個月至六個月檢查一次。
10歲以上寵物最好可以半年檢查一次,才能及早發現病狀及早治療。
進行絕育結扎手術:
若不打算讓狗狗繁殖后代,進行絕育,結扎手術可預防性荷爾蒙導致的癌癥。例如犬貓常見的乳腺腫瘤和子宮蓄膿常發生在沒有絕育的老年動物身上。母犬
第一次發情前進行絕育手術可以降低乳腺腫瘤的發生也可以預防因遺傳所造成的癌癥發生率。
改善或避開環境中的罹癌因子:
環境中的罹癌因子是犬貓罹患癌癥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放射線、化學藥劑、除草劑、農藥、過期變質的食物、有菸環境、工業汽機車廢氣,甚至是過多的紫外線,應盡量使狗貓遠離有害的物質。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良好的生活習慣不但可以保持狗狗活力充沛,更能夠維持他的健康。均衡的飲食、讓狗狗食用優良的飼料,不要喂食過期、腐敗的食物,定時定量的戶外運動以及大小便,并且保持狗狗的環境安穩,讓狗狗保持情緒良好。
補充抗氧化營養品:
由于癌癥的發生和動物體內細胞清除自由基能力下降有關,適時給予補充抗氧化營養品,尤其是含有OMEGA-3脂肪酸及左旋精胺酸的複方雞尾酒式抗氧化營養品,可以有效提升清除自由基能力減低患病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