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體內體外驅蟲多久做一次
狗狗體內體外驅蟲多久做一次
一般狗狗體內外驅蟲建議一個月做一次,每年12次,而且驅蟲跟年齡不相關,青年犬、幼犬還是老年犬驅蟲一般一個月一次,因為狗狗跟外界環境接觸比較多,而且有些狗狗可能比較好奇,到外面之后比較容易聞容易舔,此時會有蟲卵接觸之后吸到動物體內,只要狗狗出去遛,驅蟲藥建議一個月使用一次。

有些家長認為狗狗可能比較小,出去遛不了幾次,或者狗狗從來不出門不出去遛,希望不驅蟲,或者3個月一次,但也建議驅蟲藥建議一個月喂一次為主。因為家里的環境,有些角落里、沙發下邊、桌子下邊可能有灰塵,都有可能引起寄生蟲感染,所以不論室內養還是室外養,建議一個月做一次驅蟲比較安全。
另外體內驅蟲建議跟疫苗隔3天,不要跟疫苗同時用,可以先打疫苗再驅蟲或者先驅蟲再打疫苗,體內驅蟲跟疫苗不要同時做。
體外驅蟲建議跟洗澡不要同時做,一般先洗澡3天之后再做體外驅蟲,或者先做體外驅蟲3天之后再洗澡,主要因為體外驅蟲的驅蟲藥通過皮脂腺吸收。洗完澡立馬做體外驅蟲,皮脂腺含量比較少,對藥物吸收利用率比較低,如果做完驅蟲洗澡驅蟲藥,可能會被洗掉達不到應有效果。
狗咬了多久過安全期?
狗咬了10天后過安全期,這10天內咬人的狗狗如果沒有發病,那被咬者是安全的。無論如何,一旦被狗咬了,被咬者最好還是先用流動的肥皂水和清水沖洗傷口,然后使用碘伏進行消毒,最后盡快就醫打針,切不可等到10日后再去打疫苗。
一、狗咬了一般10天后過安全期

如果咬人的狗狗在10日之內沒有發病,那被咬者也應該是安全的。一旦被狗狗咬了,被咬者應該先
第一時間注射疫苗,然后在十日安全期內觀察狗狗的情況,在狗狗沒有發病的條件下可以放棄注射后續的疫苗,而要是狗狗發病了,被咬者必須全程注射完狂犬疫苗。
二、狗咬了后安全期的注意事項
1、清理傷口
被狗咬傷之后,被咬者需要依次用流動的肥皂水和清水沖洗傷口半小時左右,然后在傷口及其周圍的皮膚上涂抹碘伏或酒精進行消毒,最后盡快前往醫院注射狂犬疫苗,這才是對自身生命最好的安全保證。
2、及時打針
如果被流浪狗咬傷了,或者狗狗咬了之后跑不見了,被咬者就無法在接下來的十天里觀察狗狗是否發病,那么此時被咬者最好第一時間就醫打針,并且打完全程疫苗。而在打疫苗期間,被咬者也需要忌口,避免吃辛辣食物和煙酒。
3、發病癥狀
當咬人的狗狗在咬人后的10日內發病了,往往會表現出脾氣暴躁、沖動、易怒、恐水、恐光等癥狀。不過,這種十日觀察法通常不夠全面、妥善,因此被咬者不宜過度相信,最好還是在被咬后的第一時間去注射疫苗。
狗打完疫苗多久可以出門
狗狗打完疫苗10天以后可以出門,首先因為剛打完疫苗狗狗的體質會很弱,狗狗出門容易被感染細菌,疫苗7-10天后會在狗狗體內產生抗體,所以10天以后就可以出門了,其次狗狗剛打完疫苗,最好不要給它洗澡,否則很容易導致狗狗感冒,甚至感染打針的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