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的交流方式
狗狗的交流方式
我們一直知道狗狗會以“條件反射”,即某一行動會產生某一結果方式加以學習。但是,美國心理學家B.FSkinner(1904-1990)證實狗狗可依據它的經驗與結果,學習加以改變與調整它的行為。也就是說明狗狗能夠做決定,具有對事件加以辨識與記憶的能力,并能表達它的意圖。如此就使得我們和狗狗的交流會變得相當復雜而且準確。

在同類之間,狗狗會用一些列的信號來互相溝通,包括種種臉部表情、身體姿勢、聲響和氣味。它們還會用嘴巴、眼睛、耳朵、尾巴,甚至腳爪來表達情感。面對主人,它們也一樣會使用這些方法的。
1、肢體語言:
狗與狼的肢體語言很相似,狗在安靜和祥時,身體姿勢放松臉部表情和平,耳朵停留在正常位置(品種有別)尾巴下垂,身軀不會拱起或提升,眼睛微閉、唇部與頸部肌肉松弛。當狗很有信心并要向另一只狗顯示他的權威與優勢地位時,身軀稍微拱起準備隨時采取行動。
當兩只狗相遇時,有時用身體姿勢表示優勢或順從。有時一只狗狗會將前爪放在另一只的背部或嘗試駕乘另一只狗。只有很少的情況下會出現一只狗將頭部壓在另一只狗的背部或頸部以顯現它的主導優勢。
大部分情況下狗狗能很輕易的區分出差異,并且終止交流或者開始游戲再或者和平的分手。事實上,狗會打架大部分都是由于主人的涉入、干預或終止狗狗們都熟悉的溝通行為。主人的干涉會讓它們誤解并感覺到茫然不安,所以,就算要對狗狗的行為進行干預,也要使用它們能夠理解的方式進行。
2、尾巴的語言:
狗狗的尾巴會顯示它的情緒與意圖。高舉的尾毛顯示狗有信心、興奮或強勢。搖尾巴表示高興與興奮。尾巴高舉豎直并做小幅度高頻率的搖動表示狗在顯示它的強勢。尾巴下垂作慢節奏的搖擺表示狗狗在說:“不確定”。
3、聲音溝通:
狗狗聲音的表達范圍很廣,有類似嬰兒哭聲、警戒低吼、高亢吠叫、要引人注意的叫聲、嚎叫、痛苦的低吟、尖叫與快樂的呻吟等等,有些狗比如哈士奇,會發出像狼一樣的號叫。
狗狗用聲音表達感情,一般來說,高音調或高音量顯示受挫折或激動。吠叫不代表攻擊性,常常是表示“快一點來游戲”及“很高興看到你”。低吼在成犬具有攻擊意味,有些狗喜歡玩“低吼”聲,但它的態度是明朗的,有些狗狗能在“低吼”聲中抑揚頓挫。狗狗再發出具攻擊意味的低吼聲時,它的身體也會放低,呈現出攻擊的姿態。
狗狗眼睛傳達的信息
正視——注意
斜眼——敵意
翻眼上視——憤怒
兩眼凝視對方眼睛——挑戰
狗狗的耳朵也在說話?
耳朵的表情在一些立耳的狗狗身上表現的更加明顯。
兩耳并攏——愜意
兩耳橫分——不愉快
兩耳前傾——注意
兩耳向后——小心
兩耳后貼——畏懼
人對狗的交流方式:
既然狗狗不能掌握我們的語言,那我們在和它們溝通的時候,只需要注意它們溝通的一些準則,就可以很輕易的和它們進行交流了。
1、撫摸:
在狗狗看來,溫柔的撫摸就等同于同類間親昵的互相舔毛,是一種非常容易被接受的表達友善的方式。
不過,撫摸也是有分別的。撫摸狗狗的時候要注意不要突然的從背后一下子摸下去,這會讓絕大多數狗狗大吃一驚,從而激起它們的方位本能,也不要從頭頂上方把手向狗狗直壓下來,這也會導致它們非常緊張。
撫摸的位置也很重要,最容易被接受的是對背部和頭頸部的撫摸。如果你撫摸的是一條不怎么熟悉的狗狗,一定不要貿然觸摸它們的腹部、四肢和要害部位,這有可能會招致它們過激的反應。
2、眼神:
眼睛的交流對狗狗一樣非常重要。最良好的視線接觸是短時間內充滿自信和友善的對視,狗狗會主動的轉開眼神。如果這個時候再給它一點點撫摸,這個行為就相當于和狗狗進行了一次友好的談話。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是為了強調主人的統治地位,最好不要一直盯著狗狗看,這會讓它感到困惑不安。如果和狗狗對視了,最好不要主動轉開視線,這會導致它對自己地位產生錯誤認識,認為自己在主人之上。
3、言語:
言語的內容對狗狗來說沒有任何意義,真正產生“魔力”的,是說話時的語氣。狗狗的智力讓它能夠完全聽懂我們語氣中包含的感情。柔和的語氣、興奮的語氣、生氣的語氣等等,狗狗們會根據我們聲音頻率和大小來判斷我們要表達的意思。
要想讓狗狗正確理解,語氣的清晰很重要。說話之前要三思,一定要用最適合的語氣和它溝通。另外,和狗狗溝通的時候,說的句子一定要不太長太復雜。狗狗只能夠聽懂簡潔清晰的短句。
4、獎懲:
做得對就獎勵,做錯了就懲罰,這是對所有智慧生物都通行的交流方式,狗狗也不例外。
通過獎勵和懲罰可以讓狗狗最直觀地理解到底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獎勵的內容可以是狗狗喜愛的食物、喜愛的玩具、一點愛撫或者僅僅是一聲夸獎。
同時,獎勵的時機很重要。
如果僅僅想和狗狗建立良好的關系,就不必太多考慮時機的配合。
但是,如果要引導狗狗建立某種習慣,則最好在它做出正確的行為后3秒鐘內立刻獎勵,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獎勵也不能泛濫。
最好固定一兩種玩具或零食是獎勵專用的,只有偶爾才能享用。
如果狗狗一要求,就進行獎勵的話,會導致它逐漸產生支配意識。
懲罰的內容則最好是口頭的厲聲喝斥,不用太強烈,狗狗就會懂得你的意思。盡量避免用體罰,和小孩子一樣,有很多的狗狗會對疼痛產生逆反心理,很容易適得其反。
狗狗之間的交流方式
1、氣味訊號
狗狗用氣味標示它的地盤或使用區。氣味可以顯示標示者的健康、社會地位、荷爾蒙狀態等等。

狗狗能嗅出其他動物的恐懼反應。一只恐懼中的狗會釋放出一種費洛蒙
(pheromone)化學物質,用以警告其他動物“有危險存在”。這就可以解釋為何一只從沒在獸醫院受過任何傷害的狗狗也會害怕那里。
2、視覺訊號
當互相進入視線范圍時,視覺訊號就會取代氣味訊號。
當兩只陌生的狗狗在無人帶領下自由相遇時,它們會花一段時間相互認識。
開始時狗會站直,再慢慢小心靠近,經常采取間接繞圈互相接近。
靠近后互相嗅聞,先聞頭部臉部,再聞味道最強烈的生殖器部位。
再接下來它們可能就此走開,交流結束。
或者是其中一只狗狗嘗試開始游戲,它會將前爪舉在空中揮動,前軀下俯或用叫聲邀請另一只小狗一起游戲。
游戲中的打斗看起來有些野蠻,但都是明確的依據它們的社交規范進行,不咬的很重也很少有明顯的支配欲表現。
Tips:
直接冒失的接近經常會被狗狗理解為是有威脅性的動作,而招致它們出于自衛的攻擊。
3、肢體語言
狗與狼的肢體語言很相似,狗在安靜和祥時,身體姿勢放松臉部表情和平,耳朵停留在正常位置(品種有別)尾巴下垂,身軀不會拱起或提升,眼睛微閉、唇部與頸部肌肉松弛。當狗很有信心并要向另一只狗顯示他的權威與優勢地位時,身軀稍微拱起準備隨時采取行動。
當兩只狗相遇時,有時用身體姿勢表示優勢或順從。有時一只狗狗會將前爪放在另一只的背部或嘗試駕乘另一只狗。只有很少的情況下會出現一只狗將頭部壓在另一只狗的背部或頸部以顯現它的主導優勢。
大部分情況下狗狗能很輕易的區分出差異,并且終止交流或者開始游戲再或者和平的分手。事實上,狗會打架大部分都是由于主人的涉入、干預或終止狗狗們都熟悉的溝通行為。主人的干涉會讓它們誤解并感覺到茫然不安,所以,就算要對狗狗的行為進行干預,也要使用它們能夠理解的方式進行。
4、尾巴的語言
狗狗的尾巴會顯示它的情緒與意圖。高舉的尾毛顯示狗有信心、興奮或強勢。搖尾巴表示高興與興奮。尾巴高舉豎直并做小幅度高頻率的搖動表示狗在顯示它的強勢。尾巴下垂作慢節奏的搖擺表示狗狗在說:“不確定”。
5、聲音溝通
狗狗聲音的表達范圍很廣,有類似嬰兒哭聲、警戒低吼、高亢吠叫、要引人注意的叫聲、嚎叫、痛苦的低吟、尖叫與快樂的呻吟等等,有些狗比如哈士奇,會發出像狼一樣的號叫。
狗狗用聲音表達感情,一般來說,高音調或高音量顯示受挫折或激動。吠叫不代表攻擊性,常常是表示“快一點來游戲”及“很高興看到你”。低吼在成犬具有攻擊意味,有些狗喜歡玩“低吼”聲,但它的態度是明朗的,有些狗狗能在“低吼”聲中抑揚頓挫。狗狗再發出具攻擊意味的低吼聲時,它的身體也會放低,呈現出攻擊的姿態。
Tips:狗狗眼睛的表情
正視——注意
斜眼——敵意
翻眼上視——憤怒
兩眼凝視對方眼睛——挑戰
Tips:狗狗耳朵的表情
耳朵的表情在一些立耳的狗狗身上表現的更加明顯。
兩耳并攏——愜意
兩耳橫分——不愉快
兩耳前傾——注意
兩耳向后——小心
兩耳后貼——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