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真菌皮膚病癥狀
犬真菌皮膚病癥狀
狗狗患真菌性皮膚病,會表現為橢圓形癬斑、瘙癢、患處出現脫毛、結痂、皮屑等癥狀,主人可以購買抗真菌藥膏、雙氧水和碘伏進行治療。治療狗狗真菌皮膚病首先需要將狗狗的患處進行剃毛,然后用雙氧水和碘伏進行消毒,最后涂抹抗真菌藥物即可。同時還可以給狗狗戴上伊麗莎白圈,避免其抓咬患處。

狗狗的球蟲病癥狀
狗狗得了球蟲病會出現低熱、貧血、脫水、腎衰竭、消化不良、食欲減退、大便帶血的現象。若狗狗出現以上癥狀,建議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
狗鉤蟲病癥狀及防治
1.蟲體特征

蟲體為淡黃白色小線蟲,頭端向背面彎曲,口腔深長,在蟲體前端的背面開口,口緣腹面的兩側各有銳利鉤狀齒3對,其中以中央相鄰的2個齒較小,外側2齒最大,口腔的深處還有一對三角形齒,雄蟲體長9—12毫米,雌蟲體長10—21毫米。

2.生活史
鉤蟲的生活史中需要經過中間宿主。狗鉤蟲的感染前期及感染期的幼蟲都不能抵抗干燥,所以僅能生活在潮濕的環境內,蟲卵隨糞便排出后,在夏季1—2天蟲卵發育為幼蟲。發育的適宜溫度為28℃—30℃,37℃以上影響發育。狗鉤蟲經口或皮膚而進入宿主體內,但最多的傳染辦法多經皮膚,皮膚感染的幼蟲,隨血行經心到肺,大部分幼蟲停留于肺毛細血管,由此到肺泡,經呼吸道至喉頭而進入小腸,發育為成蟲。
若為妊娠母狗,可由胎盤傳給胎兒。
3.致病作用
經皮膚感染時,皮膚或皮下都有感染反應,當幼蟲移行于肺臟時引起病狀沒有蛔蟲嚴重,主要寄生小腸,吮吸腸粘膜血。它的頭腺及食道腺的分泌物注入,使腸道引起創傷,使血液不凝固。所以蟲體離開機體后仍繼續有出血現象,一小狗體內鉤蟲在24小時吸血近1毫升,所以在嚴重感染后,狗每日失血甚多,因而誘發貧血癥,并使血液發生變化,又由于寄生蟲消耗狗體內大量鐵質,妨礙血球形成,所以紅血球數量下降。
4.癥狀
主要癥狀為貧血,患狗體弱消瘦,有時水腫,幼狗發育不良,被毛粗亂干燥,皮膚發癢,又稱鉤蟲癢癥,皮疹及皮炎也常見,下痢便中帶有血粘液,粘膜蒼白,最后死亡。
5.治療
給予營養易消化食物,增強機體抵抗力。
(1)用滅蟲寧20—30毫克/公斤體重,內服。
(2)噻吩氯苯磺100毫克/公斤體重,內服。
(3)鹽酸左旋咪唑10—20毫克/公斤體重,內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