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常見皮膚病有哪些
狗狗常見皮膚病有哪些
過敏性皮膚病是狗狗真對某種元素過敏產生的皮膚病癥狀,過敏原可能是食物、陽光、寄生蟲等,過敏時皮膚上通常會出現紅色疹子,過敏性皮炎只需要查出過敏源,讓狗狗遠離就可以了,也可以用一些治過敏的藥膏涂在狗狗患處。

真菌感染
真菌性感染會使狗狗皮膚發紅,脫發脫皮,狗狗會一直抓撓,感染不嚴重的話可以把感染部位的毛發剪掉,涂上藥膏,注意要涂的區域比患處稍大一圈,以防止真菌擴散。
皮脂溢出
患皮脂溢出的狗狗的皮膚通常會很油膩,因為此時皮膚毛囊受損,油脂分泌過多,因此會顯得很油膩。這種疾病通常是由于荷爾蒙疾病以及內分泌失調引起的。可以幫狗狗換合適的沐浴露或者換一款合適的狗糧調節內分泌。
養狗十大禁忌都有哪些
1、喂牛奶
狗狗的腸胃系統較脆弱,無法消化乳糖,而牛奶中乳糖含量高,狗狗喝了之后會無法消化和吸收,最終導致腸胃不適,出現嘔吐、拉肚子等現象,甚至誘發疾病,傷害狗狗的身體健康。

2、不打針
養狗狗后不及時帶它打疫苗是養狗的十大禁忌中最忌諱的一條,狗狗通常需要在出生2-3個月后及時接種疫苗,否則感染犬瘟、細小和狂犬病等疾病的幾率很高,而且一旦感染,死亡率也很高。
3、爬樓梯
飼養幼犬時期的狗狗以及小型犬時,主人帶它們出門時不可以偷懶,總是讓它們爬樓梯,這樣會嚴重影響狗狗的骨骼發育,導致狗狗長大后出現骨骼畸形、關節炎等一系列骨骼問題。
4、喂雞骨
喂狗狗吃雞鴨骨頭也是大忌,雞鴨骨頭體積小、較鋒利,而狗狗的口腔、喉嚨、腸胃都比較脆弱,狗狗食用后很容易劃傷腸胃,甚至引起窒息和內出血,平時主人可以購買狗骨頭零食給狗狗啃咬。
5、不潔耳
有些狗狗的耳朵是耷拉著的,導致耳道密閉不通氣,因此耳朵容易滋生細菌,感染耳螨,甚至發炎。因此主人必須定期幫狗狗清洗耳道,預防耳部疾病。
6、不運動
狗狗若是長期宅在家里曬不到太陽,那它的鼻子容易掉色,鈣質吸收會很緩慢,毛發也會變得黯淡無澤,粗糙僵硬,所以當天氣晴朗時,主人應該帶狗狗多出門曬太陽,做做運動。
7、常洗澡
狗狗的皮膚比較敏感,經常洗澡雖然會讓它看起來很干凈,聞起來也香香的,但更會傷害到它的皮膚,導致皮膚抵抗力下降,引發掉毛、皮膚病等問題,狗狗每個月洗1-2洗澡即可。
8、喂人食
人吃的食物含鹽量高,狗狗過多食用會導致體內鹽分超標,進而引起毛發褪色、脫落、淚痕和皮膚病等問題,甚至引發腹瀉、拉肚子等癥狀,危害它們的健康,影響它們的壽命。
9、喂生水
飼養狗狗時也需要避免直接喂它生水喝,直接飲用自來水或河流水的狗狗容易感染細菌,引發嘔吐、拉稀,嚴重時還會危及生命。因此主人每次喂水時需要先將水燒開,喂狗狗喝涼白開。
10、不牽繩
出門不給狗狗拴狗繩也是大忌,若狗狗在戶外沒有狗繩的限制,它很亂跑,然后闖入車流引發車禍,也容易與同類打架,然后被咬傷感染狂犬病,甚至會主動攻擊人。因此主人養狗后需要準備好狗繩,出門時及時拴狗繩。
狗狗得了細小有哪些原因
狗狗得細小說明免疫不正常,可能是免疫效果不好或者沒打疫苗。細小作為犬
第二大傳染病還是比較嚴重,特別對幼齡犬,這種病目前還是沒有明確針對性特效藥,所以一般要輔助性治療,比如出現嘔吐、腹瀉,只能是通過補充水分,減少脫水,度過疾病發病期。
目前市面上所見所有疫苗都可以防細小,幼齡犬抱到家以后大概在15天左右,在進食喝大小便都正常情況下一定要打疫苗。因為細小死亡率非常高,因為這種病所用藥物、住院費用可能也非常高,相比打疫苗成本非常低。所以狗抱回家后如果15天左右進食喝大小便都正常情況要及時到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