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布氏桿菌病
狗布氏桿菌病
本病是人獸共患病。多數患狗呈隱性感染,少數出現癥狀的病狗以生殖器官炎癥、流產為主。

〔病原〕
在布氏桿菌的7個種中,感染狗的主要是犬型布氏桿菌和牛型、豬型、羊型布氏桿菌。
本菌為革蘭氏陰性球桿菌,0.6~1.5μm×0.5~0.7μm大小,無鞭毛,不能運動,無芽胞,有形成莢膜的能力。
本菌在普通培養基上可以生長,在肝湯瓊脂和馬鈴薯培養基上生長茂盛,在肝湯瓊脂或甘油瓊脂上、37℃培養2~3天后長出灰白色小菌落,隨培養時間的延長,菌落增大,顏色也加深。用改良的齊一尼二氏(Ziehl一Neelsen)法染色,布氏桿菌染成紅色,背景和其他菌染成藍色。
本菌對環境抵抗力強,在乳汁中可生存10天,在土壤中可生存20~120天,在水中也能存活72~100天之久,而且在胎兒體內可以存活180天,在皮毛和人的衣服上也能生存150天。本菌對熱敏感,100℃數分鐘內死亡,1%~一3%的石炭酸、來蘇兒液,0.1%升汞液,2%福爾馬林或5%生石灰乳均可在15分鐘內殺死本菌。
本菌對卡那霉素、慶大霉素、鏈霉素和氯霉素敏感,對青霉素不敏感。
〔流行病學〕
病狗和帶菌狗為主要傳染源。雖然本病可以通過破損的皮膚、粘膜、呼吸道塵埃傳播,但主要的傳播途徑是消化道。通過羊水、陰道分泌物、飲水或污染的飼料、乳汁或公狗的精液(交配中)可傳播本病。
〔癥狀〕
感染牛型、羊型和豬型布氏桿菌后,多表現為隱性感染,臨床癥狀不明顯。感染犬型布氏桿菌病后,可發生流產。流產多出現在妊娠后40~50天(正常妊娠期為64±4天),陰道流出污穢的分泌物。公狗發生皋丸炎,附肇、淋巴結腫大,有菌血癥,慢性病例中睪丸萎縮,公狗射精困難,性欲下降。
〔病理變化〕
淋巴結及脾臟腫大。公狗附攀腫大,翠丸萎縮,陰囊腫人并有炎性滲出物。母狗病變不明顯,流產胎衣呈炎性腫脹與出血,胎兒皮下出血。
〔診斷〕
通過細菌學及免疫學檢查可確診。
細菌學檢查可從流產的胎兒、胎衣、陰道分泌物、精液或乳汁中采取病料,直接涂片,用改良抗酸法染色,鏡檢可見紅色球桿菌;用改良柯氏法染色,布氏桿菌被染成橙紅色,背訊為藍色。用血清甘油瓊脂或肝湯瓊脂培養基培養2~3天,可出現灰白色菌落。
此外,可用試管法和玻片法做凝集反應試驗,診斷快速;也可用瓊脂擴散法診斷。
〔防治〕
將病狗隔離,采用四環素、氯霉素、壯觀霉素治療。口服氯霉素25mg/
kgbw,配合肌注鏈霉素10mg/
kgbw,14天為一個療程,療效肯定。配合應用磺胺藥和補充維生素
C、維生素B1效果好。
環境消毒采用10%石灰乳或5%熱苛性鈉溶液效果好。病料應消毒或深埋
犬布氏桿菌病癥狀
犬感染布氏桿菌后通常有兩周至半年的潛伏期后表現臨床癥狀。懷孕的母犬多在懷孕40-50天后發生流產,流產前一般體溫不高,陰唇和陰道粘膜紅腫,陰道內流出淡褐色或灰綠色分泌物。
狗狗布氏桿菌病癥狀
布氏桿菌是一種人畜供患的傳染性疾病,畜主購買狗狗后記得一定要到醫院檢查布氏桿菌和弓形蟲。公狗狗感染后的癥狀:
睪丸炎、前列腺炎、陰莖炎、附睪炎、睪丸萎縮、關節炎、跛行、腱鞘炎等。母狗狗感染后的癥狀有:流產(45天左右)、陰道炎、陰道分泌物增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