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您給狗狗喂藥的幾種常用方法
推薦您給狗狗喂藥的幾種常用方法
一、經口投藥法

經口投藥是最常用的一種治療技術。可分為拌食投藥和口服法兩種:
1.拌食投藥法
本法適合于尚有食欲的犬,且無異常氣味、無刺激性、藥量又少的藥物。投藥時,把藥物與犬最愛吃的食物拌勻,讓狗狗自行吃下去。為使犬能順利吃完拌藥的食物,最好吃藥前先讓狗狗餓一頓。
2.口服法
或稱灌服法。
就是強行將藥物經口給犬灌入胃內。
因此,不論病犬有無食欲,只要藥物劑量不多,又無明顯刺激性,都可采用此法。
灌服前,先將藥物加入少量水,調制成泥膏狀或稀糊狀。
灌藥時,將犬站立保定或側臥保定,助手用手抓住犬的上下頜,將其上下分開,投藥者用圓鈍頭的竹片刮取泥膏狀藥物,直接將藥涂于舌根部,或用小匙將稀糊狀的藥物倒入口腔深部或舌根上,慢慢松開手,讓犬自行咽下。
藥量較多時,站立保定,令助手拉緊脖圈并固定上下頜,投藥者一手持藥瓶或金屬注射器,一手自一側打開口角,然后自口角緩緩倒進藥液,讓其自咽,咽完再灌。
至于膠囊或片劑,可在打開口腔后,用藥匙或竹片將藥片送到口腔深部的舌根上,迅速合攏口腔,并輕輕叩打下頜,以促使犬將藥物咽下。
要特別注意,經口灌藥時,犬頭不能抬得過高,嘴不可高于耳朵,灌藥的動作要慢,要有耐心,切忌粗暴,以免灌入氣管及肺內。
對有刺激性的水劑藥物,特別是劑量大時,則不適合口服。
二、胃管投藥法
對大劑量的液體藥物應用此法比較合適。
本法操作簡單,安全可靠,且不浪費藥物。
應用胃管投藥時,應先準備一個金屬的或硬質木料制成的紡錘形帶手柄的開口器,表面要光滑,開口器的正中要有一個插胃管的小孔再準備一根投藥管<幼犬用直徑0.55~0.6厘米,大犬用直徑1-1.5厘米的膠皮管或塑料管。
也可用人用14號導尿管代替)。
投藥時,大犬采取坐立姿勢保定,幼犬可將前軀抬高呈豎直姿勢。
助手將紡錘形開口器放入口內,任犬咬緊,并用繩子將開口器固定在口角處,投藥者手持涂有潤滑劑的胃管,自開口器的小孔內插入,在舌的背面緩慢地向咽部推進,隨犬的吞咽動作,將胃管推入食管內。
插入一定深度(先用胃管測量,犬的鼻端到第八肋骨處為插入深度)后,將胃管的末端放入一盛水的杯子中,若自胃管末端向外冒出氣泡,則說明胃管被插入氣管內,應立即拔出再插;若無氣泡,表明已插入胃內,此時應繼續將胃管向深部推進一部分,然后自末端接上無推芯的注射器,藥液通過注射器及胃管緩緩進入胃內。
藥液灌完后,用注射器推芯將管內剩余的藥液全部推入胃內,然后捏住胃管口,緩緩拔出,這樣可防止殘留在胃管中的藥液誤入氣管。
用過的胃管應洗凈后,再用0.1%新潔爾滅溶液浸泡消毒。
三、注射法
1.皮下注射法
皮下注射的部位通常選擇皮膚較薄、皮下組織疏松而血管較少的部位,如頸部或股內側皮下為較佳的部位。
凡是易溶解、無刺激性的藥物以及菌苗、疫苗,都可皮下注射。
注射時,助手將犬保定好,局部剪毛(對供玩賞用的長毛獅子狗等,為了避免因剪毛影響外觀,可在注射局部用消毒棉球將被毛向四周分開),用70%酒精棉球消毒后,以左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將皮膚輕輕捏起,形成一個皺褶,右手將注射器針頭刺入皺褶處皮下,深約1.5~2厘米,藥液注完后,用酒精棉球按住進針部皮膚,拔出針頭,輕輕按壓進針部皮膚即成。
2.肌肉注射法
一般刺激性較輕的藥液和較難吸收的藥液,均可作肌肉注射,但刺激性較強的藥物,如氯化鈣,高滲鹽水等不能作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時,應選擇肌肉豐滿無大血管的部位,如臀部、背部肌肉。助手將犬保定好并消毒后,術者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將注射部皮膚繃緊,右手持注射器,使針頭與皮膚成60角迅速刺入,深約2—2.5厘米,回抽針管內芯,無血液回流,即可將藥液推入肌肉內。注射完畢后,局部應再次消毒。
3.靜脈注射法
靜脈注射所產生的藥效作用最快,劑量較大且有刺激性的藥液(如氯化鈣、高滲葡萄糖液、高滲鹽水等)應靜脈注射。
靜脈注射的部位,可選擇頸部靜脈(頸溝內,頸部上1/3與中1/3交界處,此處靜脈淺在,易于尋找),腕關節以上的內側或腕關節以下掌中部內側的靜脈,或跗關節外側、跗關節上方的靜脈、股內側的靜脈等。
注射時,用膠管結扎注射部位靜脈的向心端,使靜脈血管怒張,局部剪毛消毒后,將針頭沿靜脈縱軸平行刺入靜脈內,若刺入正確到位,馬上可見到血液回流。
此時松開扎緊的膠管,將針頭順血管腔再刺入一些,然后固定針頭,使藥液緩緩滴入(每分鐘20~25滴)。
注射完畢后,須用酒精棉球按壓注射處,然后拔出針頭,局部消毒,以免血液順針孔流入皮下形成血腫。
靜脈注射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注射器必須配套,各部件銜接嚴密,注射器及針頭必須暢通無堵,嚴格消毒。
第二、要認真核對注射藥物的名稱、用途、劑量和是否過期。同時注射兩種以上藥物時,應注意有無配伍禁忌。
第三、注射前要排盡輸液膠管內的氣泡,注射時要防止藥液漏于血管外。注射過程中要注意心臟的負擔,防止因注射過快而引起急性心力衰竭。
第四、有刺激性的藥物漏入皮下時,一般可向周圍組織注入生理鹽水或蒸餾水,以便稀釋后易被吸收。漏出藥物是氯化鈣時,可注入適量10%的滅菌硫酸鈉液,并在腫脹局部熱敷,促進消散吸收。
4.小腹腔注射法
有些重危病例常因血液循環障礙,靜脈注射十分困難,而腹膜的吸收速度很快,且可大劑量注射。
在這種情況下,可采用腹腔注射。
注射部位為臍和骨盆前緣連線的中間點,腹白線旁開一側。
注射前,先使犬前軀側臥,后軀仰臥,將兩前肢系在一起,兩后肢分別向后外方轉位,充分暴露注射部位,保定好頭部。
注射時,局部消毒,將針頭垂直刺入皮膚,依次穿透腹肌及腹膜,當針頭刺破腹膜時,頓覺無阻力,有落空感。
針頭內無氣泡及血液流出,也無臟器內容物溢出,注入滅菌生理鹽水無阻力,說明刺入正確。
此時可連接膠管,進行注射。
腹腔注射時的藥液必須加溫至37~38℃,不然溫度過低會刺激腸管,引起痙攣性腹痛。為利于吸收,注射的藥液一般選用等滲或低滲液。如發現膀胱內積尿時,應輕壓腹部,促其排尿,待排空后再注射。注射劑量;犬1次可注入200一l500毫升。
四、灌腸法
經直腸給藥,可直接用于治療犬的便秘。灌入的藥量少時,只要助手將犬的后軀抬高,保定好,灌藥者將吸好藥液的注射器(不裝針頭)頭插入犬肛門內推入即可。若藥量較多時,在注射器頭上安轉一個14號人用導尿管或軟質塑料管,涂以液體石蠟或植物油后.先插入肛門約3—5厘米深,此時,助手用手捏緊肛門周圍皮膚與膠管,灌藥者用注射器將藥液灌入,直到灌完為止。注意灌入量不要過多。
給狗狗喂藥的幾種常用方法
一經口投藥法
經口投藥是最常用的一種治療技術。可分為拌食投藥和口服法兩種:

1.拌食投藥法
本法適合于尚有食欲的犬,且無異常氣味、無刺激性、藥量又少的藥物。投藥時,把藥物與犬最愛吃的食物拌勻,讓狗狗自行吃下去。為使犬能順利吃完拌藥的食物,最好吃藥前先讓狗狗餓一頓。
2.口服法
或稱灌服法。
就是強行將藥物經口給犬灌入胃內。
因此,不論病犬有無食欲,只要藥物劑量不多,又無明顯刺激性,都可采用此法。
灌服前,先將藥物加入少量水,調制成泥膏狀或稀糊狀。
灌藥時,將犬站立保定或側臥保定,助手用手抓住犬的上下頜,將其上下分開,投藥者用圓鈍頭的竹片刮取泥膏狀藥物,直接將藥涂于舌根部,或用小匙將稀糊狀的藥物倒入口腔深部或舌根上,慢慢松開手,讓犬自行咽下。
藥量較多時,站立保定,令助手拉緊脖圈并固定上下頜,投藥者一手持藥瓶或金屬注射器,一手自一側打開口角,然后自口角緩緩倒進藥液,讓其自咽,咽完再灌。
至于膠囊或片劑,可在打開口腔后,用藥匙或竹片將藥片送到口腔深部的舌根上,迅速合攏口腔,并輕輕叩打下頜,以促使犬將藥物咽下。
要特別注意,經口灌藥時,犬頭不能抬得過高,嘴不可高于耳朵,灌藥的動作要慢,要有耐心,切忌粗暴,以免灌入氣管及肺內。
對有刺激性的水劑藥物,特別是劑量大時,則不適合口服。
二胃管投藥法
對大劑量的液體藥物應用此法比較合適。
本法操作簡單,安全可靠,且不浪費藥物。
應用胃管投藥時,應先準備一個金屬的或硬質木料制成的紡錘形帶手柄的開口器,表面要光滑,開口器的正中要有一個插胃管的小孔再準備一根投藥管<幼犬用直徑o.5~o.6厘米,大犬用直徑1-1.5厘米的膠皮管或塑料管。
也可用人用14號導尿管代替)。
投藥時,大犬采取坐立姿勢保定,幼犬可將前軀抬高呈豎直姿勢。
助手將紡錘形開口器放入口內,任犬咬緊,并用繩子將開口器固定在口角處,投藥者手持涂有潤滑劑的胃管,自開口器的小孔內插入,在舌的背面緩慢地向咽部推進,隨犬的吞咽動作,將胃管推入食管內。
插入一定深度(先用胃管測量,犬的鼻端到第八肋骨處為插入深度)后,將胃管的末端放入一盛水的杯子中,若自胃管末端向外冒出氣泡,則說明胃管被插入氣管內,應立即拔出再插;若無氣泡,表明已插入胃內,此時應繼續將胃管向深部推進一部分,然后自末端接上無推芯的注射器,藥液通過注射器及胃管緩緩進入胃內。
藥液灌完后,用注射器推芯將管內剩余的藥液全部推入胃內,然后捏住胃管口,緩緩拔出,這樣可防止殘留在胃管中的藥液誤入氣管。
用過的胃管應洗凈后,再用0.1%新潔爾滅溶液浸泡消毒。
三注射法
1.皮下注射法
皮下注射的部位通常選擇皮膚較薄、皮下組織疏松而血管較少的部位,如頸部或股內側皮下為較佳的部位。
凡是易溶解、無刺激性的藥物以及菌苗、疫苗,都可皮下注射。
注射時,助手將犬保定好,局部剪毛(對供玩賞用的長毛獅子狗等,為了避免因剪毛影響外觀,可在注射局部用消毒棉球將被毛向四周分開),用70%酒精棉球消毒后,以左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將皮膚輕輕捏起,形成一個皺褶,右手將注射器針頭刺入皺褶處皮下,深約1.5~2厘米,藥液注完后,用酒精棉球按住進針部皮膚,拔出針頭,輕輕按壓進針部皮膚即成。
2.肌肉注射法
一般刺激性較輕的藥液和較難吸收的藥液,均可作肌肉注射,但刺激性較強的藥物,如氯化鈣,高滲鹽水等不能作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時,應選擇肌肉豐滿無大血管的部位,如臀部、背部肌肉。助手將犬保定好并消毒后,術者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將注射部皮膚繃緊,右手持注射器,使針頭與皮膚成60角迅速刺入,深約2—2.5厘米,回抽針管內芯,無血液回流,即可將藥液推入肌肉內。注射完畢后,局部應再次消毒。
3.靜脈注射法
靜脈注射所產生的藥效作用最快,劑量較大且有刺激性的藥液(如氯化鈣、高滲葡萄糖液、高滲鹽水等)應靜脈注射。
靜脈注射的部位,可選擇頸部靜脈(頸溝內,頸部上1/3與中1/3交界處,此處靜脈淺在,易于尋找),腕關節以上的內側或腕關節以下掌中部內側的靜脈,或跗關節外側、跗關節上方的靜脈、股內側的靜脈等。
注射時,用膠管結扎注射部位靜脈的向心端,使靜脈血管怒張,局部剪毛消毒后,將針頭沿靜脈縱軸平行刺入靜脈內,若刺入正確到位,馬上可見到血液回流。
此時松開扎緊的膠管,將針頭順血管腔再刺入一些,然后固定針頭,使藥液緩緩滴入(每分鐘20~25滴)。
注射完畢后,須用酒精棉球按壓注射處,然后拔出針頭,局部消毒,以免血液順針孔流入皮下形成血腫。
靜脈注射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注射器必須配套,各部件銜接嚴密,注射器及針頭必須暢通無堵,嚴格消毒。
第二、要認真核對注射藥物的名稱、用途、劑量和是否過期。同時注射兩種以上藥物時,應注意有無配伍禁忌。
第三、注射前要排盡輸液膠管內的氣泡,注射時要防止藥液漏于血管外。注射過程中要注意心臟的負擔,防止因注射過快而引起急性心力衰竭。
第四、有刺激性的藥物漏入皮下時,一般可向周圍組織注入生理鹽水或蒸餾水,以便稀釋后易被吸收。漏出藥物是氯化鈣時,可注入適量10%的滅菌硫酸鈉液,并在腫脹局部熱敷,促進消散吸收。
4.小腹腔注射法
有些重危病例常因血液循環障礙,靜脈注射十分困難,而腹膜的吸收速度很快,且可大劑量注射。
在這種情況下,可采用腹腔注射。
注射部位為臍和骨盆前緣連線的中間點,腹白線旁開一側。
注射前,先使犬前軀側臥,后軀仰臥,將兩前肢系在一起,兩后肢分別向后外方轉位,充分暴露注射部位,保定好頭部。
注射時,局部消毒,將針頭垂直刺入皮膚,依次穿透腹肌及腹膜,當針頭刺破腹膜時,頓覺無阻力,有落空感。
針頭內無氣泡及血液流出,也無臟器內容物溢出,注入滅菌生理鹽水無阻力,說明刺入正確。
此時可連接膠管,進行注射。